第A03版:A03
本版标题
  • 中国经济具有强大的动力源泉
    ——访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经济学教授路易斯·安东尼奥·保利诺

  • 缩小贫富差距成为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首要任务

  • 综合施策提升科研成果可信度

  • 《研究数字生活:
    取向、方法与实践》

  • 能源转型呼唤新的经济模型

  • 中国经济具有强大的动力源泉
    ——访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经济学教授路易斯·安东尼奥·保利诺

  • 《研究数字生活:
    取向、方法与实践》

· ·

综合施策提升科研成果可信度

本报综合外媒报道  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官方网站近日报道称,该校商学院管理学教授斯文·凯佩斯(Sven Kepes)等人提出了一些解决学术研究成果不可信问题的策略。

凯佩斯等人表示,科学应当能够实现自我纠正,自我纠正的重要支柱就是可重复性。也就是说,已发表的研究成果应当可再现和可重复,研究人员在重新分析已发表成果的研究数据时能获得相同的结果。这通常被视为科学的基石,因为其能够证明过去积累的知识是准确和可信的。然而已经有证据表明,在一些领域,已发表的研究成果很少能再现或重复。

学术研究成果缺乏可重复性会导致信任危机,研究人员主要关注了工业与组织心理学领域内的信任危机问题。工业与组织心理学重点探索工作场所中与人有关的现象及可信的相关知识。然而,学术不端行为的存在使得研究结果可信度大打折扣。为了使研究和决策都能有真实的证据作为基础,人们需要了解如何正确评估科学研究,为此,研究人员需要认识到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其中影响研究可重复性的三个主要因素为学术不端行为、有问题的学术不当行为和科学研究中的错误。学术不端行为包括捏造或篡改数据及结果、剽窃或以其他方式错误地描述研究方法等,这种行为会导致所陈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不能反映真实情况。有问题的学术不当行为包括忽略研究的负面结果,在已知结果后进行假设、添加或删除数据,在收集数据后修改量表等。除了蓄意的不当行为,科学研究中发生的错误也会导致研究结果不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