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A02
本版标题
  • 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史学力量
    中国历史研究院“学者工作室”、兰台青年学者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研讨会在兰州举行

  • 推动高水平国家安全建设

  • 【图片新闻】“抟埴之工:古代东西文明交流中的陶瓷艺术”特展在京举办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
    纪念馆举行志愿者主题活动

  • 加强行政法案例研究

  • 坚持大文明观审视文学史书写

  • 数字化赋能外语教育改革

  • 智慧教育帮助留学生理解中国

  • 山东省启动2024年文物鉴定工作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
    纪念馆举行志愿者主题活动

  • 【图片新闻】“抟埴之工:古代东西文明交流中的陶瓷艺术”特展在京举办

· ·

坚持大文明观审视文学史书写

本报讯  (记者明海英)3月25日,中国文学史书写研讨暨文学史著述发布会在武汉大学举行。

文学的历史也是人类精神情感历史的重要记录。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宁稼雨表示,清晰梳理从文化到文学的重心转移过程,有助于宏观把握中国历史文化走向及其对文学的统摄制约作用,进而考察文学史上诸多文学现象背后的制约动因。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蒋述卓表示,要用大文明、大文化观重新审视过去文学史的书写,更好地突出中华民族文学的统一性和连续性问题。从中外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的角度看,中国文学的对外交流及其域外影响应该在文学史书写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民间文学中的故事母题、故事类型与外来文学、文化之间的交流互动关系等,都需要在文学史中体现。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尚永亮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有大量新成果。能否将这些成果引入文学史的编写中,直接关系到文学史能否由一维走向多维、由平面转为立体,也是衡量新编的文学史著作有无新意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