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Y04版:院内专刊4

壮美青海纪行


◇赵云田(近代史所)

在学习和研究工作中,我了解到青海是中国青藏高原上的重要省份之一,地处黄河、长江、澜沧江源头,境内资源丰富,省会西宁有“中国夏都”之称,塔尔寺、日月山、青海湖更是著名的旅游胜地,这些使我产生了到青海看看的愿望。

2000年夏天,这一愿望终于实现。当年7月25—30日,由中国民族史学会与青海省民委联合筹办,中国民族史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八次学术研讨会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来自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包括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藏族、壮族、土家族、苗族、白族等的民族史学工作者共 70余人出席会议。在研讨会及参观考察西宁市、塔尔寺、日月山、青海湖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各民族之间在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以及形成的深厚凝聚力令我难以忘怀。

7月24日上午,我乘火车到达西宁后,前来接站的当地朋友知道我第一次来西宁,便问我感觉怎么样?我毫不犹豫地回答:“比北京凉快多了。”朋友笑着说:“西宁市区海拔2261米,夏季平均气温不超过20度,被称为中国夏都名副其实。”在前往住处的路上,朋友向我简单介绍了青海和西宁的历史:青海省位于中国西北内陆,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北部,因境内有国内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总面积72万平方公里。省会西宁古称“湟中”,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高原古城,位于青海省东部,湟水中游河谷盆地,其名含有“西陲安宁”之意,是青藏高原通向中原的门户、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必经之地,也是西北交通要道和军事重地,素有“西海锁钥”“海藏咽喉”之称。我问朋友:“西宁名称什么时候出现的?”朋友说:“西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大将霍去病修建军事据点西平亭,这是西宁建制之始;东汉建安中置西平郡,治西都县(今西宁市),魏文帝黄初三年(222),扩建为西平郡,开始在此筑城;北宋崇宁三年(1104),西平郡改为西宁州,至此‘西宁’之称始见于史书。”

当天下午,利用余闲,朋友带我游览了西宁市区,并去了人民公园。我看到,西宁市区楼房林立,街道整齐,道路两旁的柳树浓荫匝地,枝条在微风中轻拂,加上空气清新,使人感到非常舒服。尤其令人称奇的是,大街小巷到处都是丁香花,五颜六色,生机盎然。朋友告诉我,柳树是西宁的市树,丁香花是西宁的市花。丁香花品种多、花期长、花色艳,增添了西宁市的魅力。人民公园位于西宁市城西湟水与北川河交汇处南岸。园内绿树成荫,加以曲径回廊、水阁相间,分外清雅。给我印象较深的是正门内的喷泉:一条将要腾飞的巨龙,口中喷涌出白色的水花,汇成细流到水池中,寓意着“江河源”。还有人工湖,东湖内堤边垂柳倒映在湖面上,显现出江南色调;西湖内的长廊,临水亭榭造型别致,古色古香。

7月25—27日,学术研讨会进行3天,包括开幕式、大会发言、分组讨论、闭幕式。在参加会议中,我深切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西部边疆地区各族人民空前的热情和积极性。

7月28日,我们考察了塔尔寺。塔尔寺位于西宁市湟中县,距西宁市区25公里,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俗称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来到塔尔寺,只见寺庙依山修建,殿宇随山势蜿蜒起伏,高低错落,建筑技术上具有汉族、藏族的民族风格,寺内古树参天、佛塔林立,看上去十分壮观。我最关注的是大金瓦殿,绿墙金瓦,灿烂辉煌,是塔尔寺的主建筑。讲解员介绍说,大金瓦殿建筑面积450平方米。殿顶改造时,用黄金1300两,白银1万两,成为三层重檐歇山式金顶。后来又在檐口上下装饰了镀金云头、滴水莲瓣,飞脊装有宝塔,四角设有金刚套兽和铜铃,底层为琉璃砖墙壁,二层是边麻墙藏窗,正面柱廊用藏毯包裹,每一部分都具有特色。走进大金瓦殿内部,悬挂的清代乾隆皇帝御赐的金匾十分醒目,匾额题字是“梵教法幢”。此外,就是在宗喀巴出生地矗立的一座12米高的大银塔。大银塔以纯银作底座,镀以黄金,并镶嵌各种珠宝,裹以数十层白色哈达。塔上有龛,内塑宗喀巴像。塔前陈放有各式酥油灯盏、银鼓号角、玉炉金幢。梁枋上布满了帷、幡、绣佛、围帐。除大金瓦殿外,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塔尔寺的“三绝”,即壁画、堆绣、酥油花。朋友对我强调说:“‘三绝’是塔尔寺独特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7月29日上午,我们去考察日月山。朋友告诉我,日月山在西宁市西湟源县境内,距离西宁市中心100公里,海拔最高处4877米,是内地赴西藏的咽喉要道。关于日月山名称的来源,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唐朝贞观十五年(641),唐太宗使宗室女文成公主远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以平息战事,并赠宝镜陪伴。文成公主由长安去拉萨,在日月山停留时,把宝镜扔了出去,正好落在两座小山上,东边的半块朝西,映着落日的余晖,西边的半块朝东,照着初升的月亮,日月山便因此而得名。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地有关部门修建了日月二亭,分立在山口两侧。日亭内有 “文成公主进藏纪念碑”,记述了唐朝与吐蕃和亲始末以及文成公主的历史功绩。亭内还绘有壁画,讲述了松赞干布派大臣禄东赞赴唐都长安请婚,以及请婚过程中禄东赞以大智大勇力排诸难、巧破难题的轶事,也再现了文成公主进藏的历史面貌。月亭内有开元二十一年(733)确定的唐朝和吐蕃以赤岭分界的“唐蕃赤岭分界碑”,还有文成公主在西藏传播中原文化、促进西藏文化艺术与生产成就等方面的壁画。壁画比较系统地反映了文成公主带去的纺织、酿酒、音乐、舞蹈、天文、地理以及佛教等传播情况。中原内地各种先进技术的传入,极大地促进了吐蕃社会的进步与文明的发展,有助于藏文的创立,而这也标志着吐蕃人民从此进入了文明时代。文成公主作为这个文明时代的奠基人,永垂史册。

离开日月山,我们前往青海湖。青海湖位于西宁以西130公里处,东距日月山约30公里。朋友说,它是我国最大的内陆高原咸水湖,面积4400平方公里,湖面海拔3260米,环湖一圈约360公里。我们到达青海湖南岸的时候,只见成片的油菜花竞相开放,一片金黄,映衬着一望无边的青海湖水更加湛蓝,湖的更远处是苍茫的高山,微风吹来,分外清爽。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我感到非常惬意,不由得舒展双臂,仰面高歌。朋友见我非常高兴的样子,也禁不住朗诵唐诗中有关青海的名句:“青海长云暗雪山……”激动的心情过后,朋友比较详细地给我讲述了青海湖的有关情况。距今20万—200万年前成湖初期,青海湖属于外流淡水湖,与黄河水系相通。距今13万年前,由于新构造运动,周围山地隆起,原来注入黄河的水道被堵塞,河水倒灌,青海湖由外泄湖变为封闭湖,经过蒸发后盐分积累而成了咸水湖。湖的四周被四座高山环抱:北面是大通山,东面是日月山,南面是青海南山,西面是橡皮山。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中午,我们在附近的饭店里吃了午饭,品尝了青海湖所产的美味鲜鱼,还有一些极具特色的面食,然后乘船在青海湖上绕行了一小圈,远看四周高山耸立,水天一片蓝色;近看水鸟跟随游船上下翻飞,不时发出清脆的叫声;还有那湖岸上金黄色的油菜花,这一切绘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下了游船走在青海湖南岸的时候,两个藏族小姑娘走到我面前,要求合影,并说每人只收1元钱。我痛快地答应了,并感受到她们这么小的年纪就有了商业头脑,和我们这一代人相比真是进步了。

7月30日中午,在乘火车离开西宁返回北京的路上,我回顾了这次青海之行,不由地想到:最早在青海劳动生息的羌族,夏、商、周时期与匈奴、华夏关系逐渐密切,部分羌人同华夏族融合,成为后来的汉族。4世纪末5世纪初,鲜卑人的一支吐谷浑建立政权,开辟了东西交通孔道,青海广大牧区进入了游牧封建社会初级阶段,促进了汉族、羌族、鲜卑族各族人民的互相融合。继641年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后,710年,唐中宗之女金城公主嫁给吐蕃弃隶绪赞,进一步促进了汉族和藏族的交融。明朝前中期,藏族、土族、回族、蒙古族、汉族等民族共同创建的寺院建筑与绘画艺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塔尔寺把汉式建筑与藏式建筑巧妙地融为一体,体现了新的特色。汉族的社火、土族的安昭、回族的宴席舞、撒拉族的婚礼舞、藏族的锅庄舞,以及汉族、回族、土族、撒拉族喜爱的地方民歌“花儿”,反映了中华民族多民族文化艺术的交融。今天,青海省有50多个民族,西宁市也有10多个民族,包括汉族、藏族、蒙古族、回族、土族、撒拉族等,共同为中国西部大开发贡献力量,更反映了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家园的深厚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