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A07

续写淮河流域经济开发研究新篇章

◇陈业新

淮河流域地绾南北,承东启西,是华夏先民重要生栖地之一。据考古发现和学界研究,早在距今约8000年的裴李岗人就开始栽培稻、黍等作物,经营刀耕火种式的“熟荒耕作制”农业,农业甚或成为其主要生活来源。距今7300—6800年间的双墩人,已种植具有粳稻特征的水稻,且水稻在其作物结构中占主导地位。

千里淮河的千年沧桑

据《尚书·禹贡》记载,大禹治水后的淮河流域一带,河湖安畅,作物繁盛,水产丰富,锦缎优质。《诗经·鼓钟》“鼓钟将将,淮水汤汤”,据王安石的解释,描述的就是周幽王耽于淮水,“久而忘反(返)”。此后的历史时期,淮河流域生态良好,经济繁荣,交通便捷,社会持续发展,北宋时期达到顶巅。但自12世纪初以降,受黄河南泛夺淮入海的影响,淮河流域生态环境沧桑巨变。大者如淮河尾闾由于黄河泥沙的沉积而塞梗;原初为沃野桑田、城镇乡舍的鲁西南之地,因河泛频繁漫扰,加上水利工程的作用,诸水钟潴,最终形成后来的淮北大泽——南四湖;洪泽湖作为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其形成原因与其他几大淡水湖大相径庭,该湖完全是社会因素使然。为保漕济运,明清两朝大筑捍淮堰,使中古时期的浅水泽浦在明清之际渐成洪泽巨湖;南宋以前,苏北里下河地区水系井然,万历《扬州府志》“河渠考”就载称“广陵地高阜,西自盱、泗、寿春,诸汊涧泉潦之水,越十四塘,注于高宝三十六湖,东北趋射阳、盐城入海,东南入江,水顺流径直易泄。……以塘潴水,以坝止水,以澳归水,以堰平水,以涵泄水,以闸时其纵闭,使水深广可容舟,有余则用浸灌”。彼时的里下河地区,因得灌溉之利而桑麻葱郁,稻花飘香。但明清时期,随着洪泽湖大堤的不断加高、运河大堤的日益加固,里下河一带宛如釜底,洪涝灾害时常发生,重者甚或数百里一片泽国。新中国成立后,在统一规划、蓄泄兼顾、综合治理的治淮思想指导下,淮河流域历史时期存在的生态问题得到了有效治理,流域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2018年,由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的《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更是为淮河流域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综合与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