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小说创作的新时代文学品格
◇段晓琳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十周年。十年来,新时代文学蓬勃发展,收获了丰硕的创作成果。其中,“人民艺术家”王蒙作为文艺生产的“一线劳动力”,以“高龄少年”的不老青春精神,将自己的小说创作推入了新的“井喷期”。近十年,王蒙连续推出了《奇葩奇葩处处哀》《女神》《生死恋》《霞满天》《蔷薇蔷薇处处开》等重要作品,作品的密集度与创新度已经超过了他新时期初期的“集束手榴弹”。总体来看,近十年的王蒙小说创作体现了时代性、历史性与文学性的结合,具有鲜明的人民性价值指向。近十年的王蒙尤其擅长文学创新,在充分调动自身各类中外知识储备的同时,他以强烈的创作主体性精神和自觉的文体创新意识完成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作出了一批具有中国气派与中国风格的文学作品。
人民性的价值指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坚持“人民性”是新时代文艺创作的突出特征。王蒙近十年的小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具有鲜明的人民性价值指向。一直以来,始终与党、国家、民族共命运的王蒙,用文学直接反映了共和国历史与各族人民的生活变迁。进入新时代以来,他更是以落实到个体生命细节的现实主义小说创作书写了中国的大历史变迁,以鲜明的历史唯物主义精神与坚定的历史进步观,在个人史叙事中折射了国家史与民族史,并通过对人民历史的重述,展现中国的山乡巨变与中国式的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