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文化产业
本版标题
  • 加快构建先进制造产业集群

  • 中国文化逻辑的语义场

  • 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 ·

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就是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对传统文化的阐释要注入时代和实践的内涵,让传统文化与日常生活和老百姓的需求重新对接。

深刻认识文化传承新形势

当前文化传承的新形势是要能回应时代的需求和挑战,解决中国当下及未来发展的问题。当下发展议题即要应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这就需要我们能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未来发展议题则需要探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径,我们的文化繁荣兴盛除了要服务于国泰民安,同时也要对世界文明作出贡献。

2017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了文化传承的内容及总体要求,提出七个重点领域传承发展的任务。“融入生产生活”是其中一个重要路径。《意见》要求:“融入生产生活要注重实践与养成、需求与供给、形式与内容相结合。”这也是针对当前呈现出来的问题所提出的发展策略。不可否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生产生活中转化运用仍存在不足,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有的甚至远离人民现实需求,与老百姓日常实践相脱节。“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文化传承重要的指导性原则。前者需要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后者则要不断丰富和发展文化内容,增强在最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及感召力,更好地服务于时代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