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文学创作与批评路径
◇本报记者 王广禄
“数字化时代下的文学创作与批评”高峰论坛于6月7日在南京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就数字化时代下的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文学传播等话题展开广泛研讨交流。
探讨数字化时代与文学的关系
江苏省社科联副主席张振认为,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于文学创作与批评研究来说,数字化时代既给文学创作与批评研究提出了诸多挑战,也提供了新的契机。”南京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温潘亚提出,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刻地改变了世界,对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提出了一系列重大课题,对于文学创作和批评来说同样如此。
南京晓庄学院纪委书记顾勤表示,互联网全媒体改变了文学艺术的生产方式、传播途径和评价体系,并迅速影响着大众文化市场。新媒体让人们的阅读更快捷、更方便,但也更容易碎片化、浅表化;数字化让人们的文学生活更丰富、更多元,但可能也少了沉淀、不够精密。数字化时代的文学创作与批评以及由此产生的诸多现象,值得密切关注、深入研讨。
在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光芒看来,人们经常用“新媒体时代”“自媒体时代”“全媒体时代”“跨媒体时代”概括、表达或形容文学的当下语境。从本质上看,采用“新媒体时代”等类似说法,意味着使用者认为文学的独立性尚未消失,“新媒体时代”给文学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发展机遇,文学的价值理性仍然会有足够的潜力被挖掘出来,使工具理性为我所用。但实际上,数字化时代的社会生产生存方式已经发生变化。我们要从人的存在本身去理解数字化时代,探讨数字化时代与文学的关系。
做好时代的反思者
张振认为,数字化时代的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应坚持人文精神,更新创作理念和研究方法。作家应观察数字化时代的新型现实,调整理解世界的方式,从而在精神层面精准地把握数字化时代,用新的文学形式表现数字化时代的新型社会现实和精神现实。在研究方法上,文学创作与批评研究也应当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广泛借鉴诸如计量史学、计算语言学、图书情报学等多学科的研究路径,实现数字技术与文学的结合。同时,数字化时代高度概括了技术理性或者工具理性在当今社会的统治地位,但文学作为一种始终难以为技术所规定的思维方式和表达形式,在数字化时代日益体现出可贵的批判性。在程序算法替代价值判断的今天,文学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是数字化时代的另一种声音,应该成为我们始终坚守的价值立场。在蓬勃发展的数字化大潮面前,文学创作者不应只是一个时代的书写者或记录者,更应该做一个时代的反思者。
温潘亚认为,在现实图景、文学场域和学科转型的变化过程中,中国文学研究要因应时代需求、夯实发展根基、构建思想体系,推进回应时代、融会贯通、创新发展的文学研究。在这一过程中,数字化时代和新科技革命的各种技术无疑应当被文学研究者所吸收和运用,以更好地深化和拓展文学研究。推进数字人文视野下的文学研究,一条重要途径是推进文学著作数据库、中国文学史和文学理论发展史语料库建设。
“如果说当下的文学创作与生活的本质存在着很大距离,那么文学批评则距离生活的本质更加遥远,与鲜活的生活更加隔膜。”张光芒谈道,在数字化时代,文学创作与文学基础面临着同样严峻的生存命题。在这样的前提下评论和考量文学与时代的关系,探讨文学与生活真相的关系十分困难。
顾勤认为,数字化时代要求文科学者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在数字化时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回答好“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一重大课题。
论坛由江苏当代文学学会等机构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