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传统
◇张文宏
历史上的上海大学成立于1922年,是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主导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以“养成建国人才、促进文化事业”为宗旨。当时该校影响最大的社会学系成立于1923年,由李大钊推荐瞿秋白担任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中国共产党的早期代表人物蔡和森、恽代英、张太雷、任弼时、萧楚女先后担任社会学系教师。
瞿秋白为社会学系设置了近40门课程,称得上是一个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教学规划,注重基础知识训练,力求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实际开设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私有财产及国家起源、通俗资本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等课程。这些课程旗帜鲜明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这在当时的大学中是非常罕见的。瞿秋白在担任系主任期间,亲自主讲社会学、社会哲学概论、社会科学概论、现代民族问题等课程。后来他在课程讲义基础上撰写的专著《现代社会学》《社会哲学概论》收入1923年瞿秋白在上海大学主编的《社会科学讲义》,于1924年由上海书店印行,同年再版,1927年由汉口长江书店重印。《现代社会学》是对布哈林《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转译性作品,是中国首部系统传播辩证唯物主义的著作。该书论述了社会学的对象及其与其他科学的关系、社会科学的原因论和目的论、社会现象的有定论和无定论、社会现象的相互联系和相互矛盾、社会现象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等问题,宣传与介绍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瞿秋白认为:“社会学乃是研究人类社会及其一切现象,并研究社会形式的变迁,各种社会现象互相间的关系及其变迁之公律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