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A01

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

◇刘晓哲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2017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40周年,又提出“坚持为人民做学问理念”。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我们深切感受到其中蕴含着的深重人民情怀、牢固人民立场、坚定人民导向。“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应成为新时代每一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自觉价值追求和坚定责任担当。

将人民群众的疑难困惑

作为研究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为谁著书、为谁立说,是为少数人服务还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是必须搞清楚的问题。世界上没有纯而又纯的哲学社会科学。世界上伟大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都是在回答和解决人与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创造出来的。”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物质生产实践作为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理解人类社会历史的关键性因素。所以,马克思从不把自己的学术束之高阁,而是将时代之问与人民所呼作为自己的研究问题,将自己的理论研究与工人运动紧密结合。《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它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特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实践的产物。当时,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矛盾明显暴露出来,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尖锐与复杂化。为了斗争的需要,为了给无产阶级提供强大的理论武器,马克思开始着手研究政治经济学。《共产党宣言》开篇即关注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等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的各阶级的斗争,响亮地提出“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哲学社会科学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就必须立足人民群众的实践做学问,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找问题。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了解社会的需求和人民的需求,而不是自己苦思冥想,更不能结论先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走出书斋,多到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捕捉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疑点问题,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忧人民之所忧,解人民之所困,把人民群众的困惑疑虑、急难愁盼作为研究问题,并努力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这样的学术研究才会富有洞察力、穿透力、感染力,才会在服务人民群众的过程中作出新概括、获得新认识、形成新成果。

将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

作为研究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哲学社会科学包括文化文艺不接地气不行,要解释现实的社会问题,开什么处方治什么病,首先要把是什么病搞清楚”。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在实践中探索,也在实践中不断扩展着哲学社会科学的认知领域,丰富着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材料。人民群众的实践是学术研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是哲学社会科学思想理论创新的现实素材与精神宝库。从本质上说,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发展的动力与源泉也无不来自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

马克思指出,“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这样一种历史观,是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的,它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各种观念形态。真正的学问既需要严密的逻辑论证,更需要从丰富的社会实践中去感知和体验,需要以耐心细致的调查材料来支撑和佐证。唯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紧密联系亿万群众的创造性实践,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从学术角度梳理和总结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提炼、概括和升华人民群众的实践智慧,思想源泉才能充分涌流,学术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广。

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我们常说,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同样也不能神秘化。没有对生活的认知、对社会的调查、对现实的观照,我们的研究可能会被各种先验观念引入歧途,可能会空心化、概念化,仅仅追求逻辑自洽而不自知。

将人民群众的生动语言

作为表达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经典著作研究阐释,推进经典著作宣传普及,不断推出群众喜闻乐见、贴近大众生活的形式多样的理论宣传作品,让理论为亿万人民所了解所接受,画出最大的思想同心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不仅要从群众实践中汲取智慧、提炼思想、升华理论,而且要让哲学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普及化、大众化,让科学理论能够“飞入寻常百姓家”。

思想需要语言来表达。蕴含真理追求、潜藏理想信仰的思想内容,如果能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形式展现在人民群众面前,必将具有更加强大的力量。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载体、以具有鲜明时代性的话语体系来表达科学思想,就能言之有物、言之走心、言之成理,获得强大的表达力和无尽的魅力。被称为“人民的哲学家”的艾思奇,在20多岁时就写出的《大众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化的典范之作,给广大青年和人民群众提供了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哲学教科书,极大促进了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并且把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成为广大群众手中的锐利武器。毛泽东曾褒扬他说:艾思奇是好哲学家,好就好在老实忠厚,诚心诚意做学问。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生命力在于为人民服务,学者的研究成果既要真正从群众中来,又要真正到群众中去,做到让群众听得懂、看得懂。要熟练掌握并坚持使用人民群众话语,善于与人民群众交流,取得群众的理解、认同和赞成,要努力以清新、鲜活、朴实的文风增强表达效果,使学术研究更接地气,更好地走进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努力杜绝那些艰涩难懂、冗杂繁复、贫乏空洞的话语表述,生涩隐晦、故弄玄虚并不代表学问做得高深,真正能够把复杂的大道理明白晓畅地给人民群众讲清楚,才是真本事,才是真学问,才是大学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深入了解、认真琢磨,善于把握不断发展的人民群众的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语言,以此作为表达方式,努力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学问家。

(作者系山西大学教授、山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