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A12
本版标题
  • 迷上中国俗文学
    ——白若思的中国宝卷情结

  • 刘乃和与陈垣

  • 忆金岳霖先生

  • 补图

  • 补图

· ·

刘乃和与陈垣

◇邱瑞中

研究陈垣,必定谈到刘乃和。她是陈垣的学生、助教、秘书,是学生中跟随老师时间最长的助手。

刘乃和认识陈垣,应该从她上大学开始。1939年,高中毕业两年后,刘乃和考入辅仁大学。初中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五册(北师大附中印刷)第一课,就是陈垣在1919年11月到大同云冈石窟考察后写的《记大同武州石窟寺》。刘先生后来说:“这是一篇优美清丽的散文,读来朗朗上口,被选入当时几种国文读本中,流传颇广。”她的课本至今保存极好,书页天头和行间,留下了她16岁时的读书笔记。课文后有作者传略和注释。“陈垣,字援庵,广东新会人,现任北平辅仁大学校长,北京大学及燕京大学教授,邃于史学,著有《宗教史》《二十四史朔闰表》《陈氏中西回史日历》等书。”又有《解题》“大同,县名。清为府,今废府留县。在山西北境,武州山在大同县西二十里。石窟寺详本文中。文为记叙体,词笔雅洁,其风格颇似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在“邃于史学”左侧亦有钢笔字:“尤深于宗教史。”在“二十四史朔闰表”(应为二十史)旁有铅笔字,“闰,闰月”。铅笔字,是初三时记录的讲课内容,钢笔字显然是后来补记的。读书笔记显示出历史学家陈垣在初中刘乃和心中已有深刻印象,也透露出刘乃和后期求学于陈垣门下的心理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