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A03
本版标题
  • 发展数字时代的语言产业

  • 数字社会对语言治理提出新要求

  • 重新认识数字时代的语言教育

· ·

数字社会对语言治理提出新要求

◇王春辉

8月2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1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1.6%。中国数字社会的新形态已具雏形:8.88亿人看短视频,6.38亿人看直播,短视频、直播正在成为全民新的生活内容;8.12亿人网购,4.69亿人叫外卖,人们的购物方式、餐饮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3.25亿人用在线教育,2.39亿人用在线医疗,在线公共服务进一步方便大众。“从原子到比特的飞跃已是势不可挡,无法逆转。”

数字社会,是与数字经济相匹配,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基础之上,以数字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与迭代发展为时代特点,以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技术突破为核心要素,在家庭、工作、教育、娱乐等场域采用和整合信息通信技术的社会形态。从原始社会到农业社会,再到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直至当下的数字社会,每一次社会形态的变迁都给人类观念和现实生活带来一些新气象、新思路以及新问题和新挑战,语言和语言生活亦在其中。数字社会的语言效应,体现在语言自身系统的变迁中,体现在语言生活的变化中,也体现在语言治理和语言研究的与时俱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