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高校构建创业教育体系的基础与实践
◇程智开
欧美高校在构建创业教育体系方面起步较早,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和方法,其共同点是将教学的最终目标设置为帮助学生获得创新创业的理念习惯和技能方法,并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探索。
美国:体系建设相对完善
1947年,美国高校的创业教育体系初步建立。“创新企业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立,标志着美国高校教育体系中首次出现创业教育。之后的20年间,美国多所大学陆续设置了相关的创业教育课程以及企业家培养教育计划。截至1990年,美国设立创业课程的高校数量已经突破1000家。此后,美国的电子科技和网络通信等科技产品迅速蔓延,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创业方向和机会,开启创业教育新一轮的发酵。21世纪初,美国的创业教育已经步入成熟阶段,各个高校的创业教育体系也日趋完善。
美国创业教育内容并不局限于指导学生如何开办企业,而是针对学生的技能、思维、创业知识等进行综合性前瞻性培养。随着创业教育涉及的领域不断拓展和延伸,美国政府制定了《职业教育法》《职业培训合作法》《美国创新战略》、“创业美国”计划等系列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宏观战略文件,如“创业美国”计划规定,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投资1000万美元为工程类院校建立专门教授创新创业的全国性中心。2004年6月,美国创业教育联盟发布《创业教育国家内容标准》提出了创业教育三大部分、15类标准及若干表现性指标等具体指导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