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A03
本版标题
  • “辨体明性”与传统文体批评

  • 口头传统研究在中国以知网数据库分析为中心

  • 积极推进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体系建设

· ·

口头传统研究在中国以知网数据库分析为中心

◇朝戈金

从信息技术的角度看,“口头传统”(oral tradition)是与“书写传统”literacy)经常并置的概念。人类会说话的历史,就是口头传统发生和演进的历史。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所以口头传统与文学关系紧密。粗略地说,文学包括历史悠久且延续至今的民间口头文学和书写技术发展起来后出现的人文书面文学这两大部分。在东方和西方的文化传统中,口头传统长期居于文明赓续的中心地位。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被认为是中国文学最伟大的源头。

口头传统作为媒介的使用历史悠久,但作为现代学术对象的历史则很短。有学者认为,口头传统的研究肇始于格林兄弟和赫德尔等人对民歌的采集和研究。随后,文化人类学的田野工作,如拉德洛夫在中亚地区的调查采集成果,令学界对口头传统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口头程式理论(Oral Formulaic Theory or Parry-Lord Theory)的开创者帕里和洛德关于南斯拉夫民间诗歌的研究,以及随后关于在欧美学界展开的关于口头性”(orality)与“书写性”(literacy)的讨论,令作为学术范畴的口头传统逐渐成型。1986年《口头传统》在美国创刊,标志着口头传统”这个新的人文学术领域正式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