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A07

《阳羡茗壶系》:中国第一部陶瓷专著

◇陈宁

中国古代陶瓷文献整体编撰数量稀少,即使拓展到整个古代科技类文献,若与经部、史部、集部等其他类别的文献相比,其数量也少得可怜。梁启超曾言:“做中国学术史,最令我们惭愧的是,科学史料异常贫乏。”作为中国古代手工技艺之一的陶瓷制作,其著述更是凤毛麟角。清代学者蓝浦在《景德镇陶录》中曾言:“从来纪陶无专书,其见于载籍者,或因一事而引及一器,或因一器而引及一事,或因吟赋而载一二名。”从现有陶瓷文献整理的成果来看,中国古代陶瓷文献的分布状况确实如此,不仅编撰数量整体稀少,而且在陶瓷史料分布上也比较零散,多是一些只言片语,少则一两句,多则数十言,成系统的陶瓷专论之文甚少。直到南宋时期,中国才出现第一篇陶瓷专论之作,即蒋祈的《陶记》,但该文并不是单行于世的陶瓷专著,而是康熙浮梁县志》卷四附录的一篇文章。到了明代后期,第一部真正独立成书的陶瓷专著,即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完成。

中国具有一万多年的制陶史和两千多年的制瓷史,陶瓷生产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但为什么陶瓷文献编撰数量却如此稀少?概括起来,不外乎以下原因:一是作为封建社会立国之本的儒家思想,使大多文人安贫乐道,不重视诸如陶瓷之类的工艺技术。而历代封建统治者又缺乏工艺技术革新及其理论研究的激励机制,使之“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二是受封建思想的禁锢,大多文人忽视与现实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工艺技术及其理论的研究。三是古代文人受“重经史,轻理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思想观念的影响,视陶瓷之类的技艺为“雕虫小技”,不屑于从事这方面的实践和研究,更不愿编撰相关著述。而手工艺人多不识字,无法将自己的技艺和思想付诸文字,笔之成书,从而导致诸如陶瓷之类的工艺技术类文献编撰数量的稀少。也正因如此,《阳羡茗壶系》的问世更显珍贵。

那么,是什么因素推动和促成这部陶瓷专著在明代后期产生的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明代后期“实学”思潮的兴起,这是《阳羡茗壶系》产生的时代背景,也是《阳羡茗壶系》产生的思想基础。明代文人倡谈心性,坐而论道者多,不过到了明代后期,这种“士无实学”“平时袖手谈心性”等现象遭到了严厉批判,有独到见解的文人开始“厌倦主观的冥想而倾向于客观的考察”(梁启超语),并逐渐兴起了经世致用、格物致知的“实学”思潮,使当时研究的关注点由形而上之道转变为形而下之器,出现了一批代表性著述,如《明经世文编》《徐霞客游记》《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阳羡茗壶系》这部论述宜兴紫砂茶器的论著,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二是明代后期饮茶风尚的普及和饮茶方式的转变,这是《阳羡茗壶系》产生的社会背景。明代以前,饮茶风尚大多局限于皇室贵族、文人雅士、富商大贾等上层社会;明代以后,饮茶风尚得到了广泛普及,“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从上到下,都好饮茶。加上明代饮茶方式的转变,即茶叶不再是碾成屑和香药制成团饼,然后用煮茶或点茶的方式制成茶汤来饮用,而是用高温杀青的炒青法制成散茶,然后用冲泡的方式直接饮用,这种转变不仅加快了饮茶风尚的普及,也极大地推动了紫砂茶器制作的繁盛。正如《阳羡茗壶系》开篇所言:

壶于茶具,用处一耳,而瑞草名泉,性情攸寄,实仙子之洞天福地,梵王之香海莲邦。审厥尚焉,非曰好事已也。故茶至明代,不复碾屑和香药制团饼,此已远过古人。近百年中,壶黜银锡及闽豫瓷,而尚宜兴陶,又近人远过前人处也。陶曷取诸?取诸其制。以本山土砂,能发真茶之色香味。

用紫砂壶泡茶,不失茶之原味,也不易霉馊变质,即“以本山土砂,能发真茶之色香味”,加上紫砂壶耐热性好,传热缓慢,即使冬天注入沸水,也不会爆裂,并且使用提携时不会烫手,具有其他材质无法比拟的天然优势。正因如此,紫砂茶具深受世人的喜爱和追捧。晚明文人文震亨在《长物志》中曾言:

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供春最贵,第形不雅,亦无差小者。时大彬所制又太小,若得受水半升而形制古洁者,取以注茶,更为适用……往时供春茶壶,近日时大彬所制,大为时人宝惜,盖以粗砂制之,正取砂无土气耳。

三是明代后期紫砂茶器制作的繁盛、艺人名家的辈出以及古董收藏的高涨,这是《阳羡茗壶系》产生的根本动因。明代后期,紫砂茶器的制作十分繁盛,名品逸作迭出,制作者当时已有强烈的精品意识和传世意识,从金沙寺僧、龚春到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再到欧正春、陈信卿、陈仲美、沈君用等,多有留名,这是《阳羡茗壶系》编撰的主要素材来源。加上当时试新茶、品茗壶、玩古董等,已成为文人增长见识、愉悦性情、缓解压力的一种生活时尚。晚明文人高濂曾在《遵生八笺》中论及古董收藏的乐趣:

时乎坐陈钟鼎,几列琴书,拓帖松窗之下,图展兰室之中,帘栊香霭,栏槛花妍。虽咽水餐云,亦足以忘饥永日;冰玉吾斋,一洗人间氛垢矣。清心乐志,孰过于此?

明代后期,古董鉴藏名家辈出,如项元汴、董其昌、钱谦益等人,并出现了一系列鉴藏类著作,如《长物志》《古董十三说》《考槃余事》《洞天清录》等。当时的紫砂名品尽管属于“时玩”,但也在其品赏之列,甚至价同黄金。袁宏道曾在《瓶花斋杂录》中言:

近日小技著名者尤多,然皆吴人。瓦瓶如龚春、时大彬,价至二三千钱。龚春尤称难得,黄质而腻,光华若玉……其事皆始于吴中,獧子转相售受,以欺富人公子,动得重赀,浸淫至士大夫间,遂以成风。然其器实精良,他工不及,其得名不虚也。千百年后,安知不与王吉诸人并传哉?

《阳羡茗壶系》开篇亦有言:

至名手所作,一壶重不数两,价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世日趋华,抑足感矣,因考陶工、陶土而为之系。

如此昂贵的紫砂“时玩”,激发了当时文人周高起欲探其世系、溯其源流的强烈兴趣,这也是促成《阳羡茗壶系》问世的根本动因。

四是作者周高起的兴趣所至和深度介入,这是《阳羡茗壶系》产生的直接原因。明代后期,文人不仅关注鉴藏紫砂茶器,还直接参与到紫砂制作中,如陈辰就曾代紫砂艺人刻款,被称为“陶家之中书君”。周高起作为当时的收藏名家,对紫砂茶壶情有独钟,十分痴迷,也因此促成《阳羡茗壶系》一书的问世。周高起(?—1645),字伯高,江苏江阴人,明末诸生。自幼聪明好学,博学广闻,尤工古文辞。喜好校书,痴迷茗壶,著有《阳羡茗壶系》《洞山岕茶系》等。作为中国第一部陶瓷专著和紫砂茶器专著,《阳羡茗壶系》尽管篇幅短小,全文仅有4000多字,但是言简意赅,内容丰富,涉及广泛,是古今紫砂茶器研究者的必备查考文献,在中国陶瓷文献编撰史和茶文化史上都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19世纪以来中国陶瓷典籍的海外传播及其对世界陶瓷业的影响研究”(18BG140)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景德镇陶瓷大学艺术文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