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社会发展的历史方向
◇刘志洪 魏冠华
马克思曾言:“即使从历史的观点来看,理论的解放对德国也有特别实际的意义。”在我们生活其中的现时代,观念的变革同样具有实际意义。在社会发展的实质、取向和标尺等关键性问题上,人类有过诸多偏失,迫切需要深刻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超越。唯有大多数成员对社会发展真正的实质、取向和标尺生成高度自觉,并将其贯注于全部认知与行动之中,贯穿于社会运行的方方面面、时时刻刻,人类社会的高度发展方能具有现实性。从理论上深刻反思社会发展的内核,自觉校正发展进程中的偏颇,生成较过往更加明智的洞见,对于身处加速逻辑中的当代人类至关重要。
美好生活是社会发展的实质
在哲学视域中,生存作为人之生成的存在,和生活是同一的。生存是理论意义上的生活,而生活则是通俗意义上的生存。生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现实生活是人“积极的现实”。作为人类生命活动总体的生活,构成社会历史及其发展川流不息的源头。这是存在论领域的革命性变革。海德格尔亦有近似的观点:“生活就是历史。”或许,可以借用黑格尔的方式说,全体成员的生活是社会发展的“本体”,是其实体性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