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外交思想新的实践内涵
◇刘海霞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如何处理中美关系乃至大国关系,怎样正确应对复杂国际局势。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给予了明确回答,“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大国要有大国的样子,要展现更多责任担当”。中国共产党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代表的中国方案历经实践检验,有效回答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等问题。
“天下情怀”与联合国的原则相一致,反映了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追求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联合国宪章》中“力行容恕,彼此以善邻之道,和睦相处;运用国际机构,以促成全球人民经济及社会之进展”原则的再现,体现了中国对“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美好世界的憧憬和追求。美国国家亚洲研究所发布的一项报告指责中国:“新的世界秩序将以中国对发展权的独特态度为特色,将发展权置于其他权利之上,与现有的人权框架相违背。”2021年7月12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7次会议通过了中国提交的“发展对享有所有人权的贡献”决议,该决议指出发展的目标是增进所有人的福祉,呼吁各国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获得众多发展中国家的支持。这一决议生动诠释了中国“为世界谋大同”的大国担当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的:“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一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