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A09

推进新时代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

◇刘洪  周欢

发展集体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是振兴贫困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农村各类市场主体中组织化程度最高,对本土村庄情况也最为熟悉,因此在组织农民、凝聚农民、调动农村资源,助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为适应市场化发展和适度规模经营需要,基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家庭联合经营的探索实践,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速发展,并形成了三个显著特点。一是着力行政化推进,结合实际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初步呈现出全民参与、全面推进、全程跟进的良好势头。二是着力项目化运转,以国家强农惠农政策为支撑、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农村产业发展项目为依托,通过创新生产管理和收益分配模式,在推进农村产业组织化发展中促进农户增收,进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是着力合作化经营,通过与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融合发展,发挥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促进产业市场化、规模化发展的重要平台作用。

与此同时,我国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形式主义,出现一些为项目而成立、为成立而成立的现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股权架构、治理结构、经营管理等缺少统一规范的政策规定,广大群众参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积极性尚未完全调动起来。二是实际操作存在政策走偏的现象,目前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的政策比较零碎,缺少成熟定型的体制机制和系统化政策体系,导致部分政策“有依无靠”、不具操作性等现象。三是工作推动举措乏力,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仍停留于口号,对于如何建、如何管、如何发挥作用等都缺乏完整配套的指导措施。

鉴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必须顺势而为、因势利导、乘势而上,充分发挥党的领导这一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统筹解决好当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为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政治保障和政策支撑。

首先,深化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意义的认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实现形式,是深入持久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主体,是拉动消费扩大内需的潜力所在。只有加快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建设,才能更好地抢抓政策机遇,撬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强农民民生保障,挖掘农村发展潜力,释放农村后发红利,从而全面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的收入水平,解决好新时代“三农”问题。

其次,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的系统化政策支持。通过构建上下顺畅的村集体合作社管理体制机制,畅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政策支持渠道,加快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涉农企业、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促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最后,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的工作思路。通过构建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和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盘活村集体闲散资源、资产和资金,抓好试点示范,创新人才培养、人才引进和人才使用政策,制定实施考核奖惩制度等措施,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资本,加快突破制约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人才瓶颈,不断激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内生活力,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共同富裕。

(本文系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贵州培育壮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研究”(20GZQN0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绿色发展战略研究院;贵州省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