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A11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提升文化认同教育实效

◇周超  李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基因密码,是深藏心灵的共同精神家园。历经五千多年历史长河的洗礼,中华文化更加洗练出其熠熠生辉的精神特质,成为促进中华儿女文化认同不可替代的宝贵思想资源。

文化认同是个体对本民族文化标识的肯定性体认,可以跨越意识形态,在彼此心灵上实现相通相连、相亲相融。共同的文化认同必然铸就共同的民族情感,形成全体中华儿女始终同心同德、守望相助、牢不可破的情感纽带。民族是国家的依托,国家存续与国家认同依赖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感情的认同。可以说,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一定程度上是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生发出来的,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也只有置于具体的民族文化认同背景之下,才拥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涵盖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其价值取向在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民族情怀的会学习、有能力、有担当的全面发展的人。核心素养是教育方针与教学实践之间的衔接媒介,注重传承并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坚持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要求。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协调转化运用,着力促使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建构化、模型化、功能化、行动化,重点提升学生对于静态知识的动态理解能力、实践应用能力,进而以外化于行的形式提升转化为创新迁移能力。因此,作为一种最基础的素质,核心素养超越了传统知识和能力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搭建了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通互融的桥梁,同时在强化知识、能力和态度的统整协调下,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性,为更有效地做好文化认同教育提供了范式指引。

建立健全制度顶层设计,科学规划核心素养学习进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建立健全制度顶层设计,从宏观层面把握核心素养培育方法及方向,坚持做到共同推进、协调发展,既要注重智力提升更要发展道德教育,既要学会学习更要学会生活。将文化认同教育融入核心素养培育之中,要求教育者清晰认知并领悟文化认同教育的根本任务与使命,厘清各主体各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在做好中华文化知识与实践体系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具体落实学生文化认同意识的培养,促进形成学生知识和能力发展的有序进阶。工作实践中,要加强中华文化相关的学科及课程建设,着力打造有深度、有分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成果,造就一批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擅长讲好中国故事的教学名师、领军人才及优秀骨干等。坚持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与实践,把课堂教学与实践内容纳入文化概念的构建过程中,而非零散文化知识的简单堆砌,通过不断“演进”的方式促进学生实现文化认同结构、学习进阶的转化提升与价值转换。

遵循学生自主发展特点,重点强化文化认同典型要素。日常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并启发学生实现自主发展,通过文化认同典型要素或技能的局部强化突破,不断促进学生形成对文化认同的进阶提升或整体优化改善。课程体系建构方面,应重视学科之间的相互补充与融合,围绕核心素养及文化认同教育重点研究开发跨学科课程,引导一线教师积极参与文化认同教育教学改革,紧密关注学生的兴趣及坚持点,主动建构知识教育框架,形成学生文化认同的适切环境,充分发挥师生队伍的实践能动性。同时,运用启发式、参与式、探究式课程教学方式,营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学习发展氛围,让学生真正学会认同、习惯认同并自主认同,真正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要加强主题活动规划,利用重大文化节庆日,创新传统节日中的民俗文化活动。组织策划“文化之旅”“寻根之旅”“名家故里行”“共和国从哪里来”等文化游学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既可以欣赏祖国的锦绣河山,了解祖国璀璨悠久的历史文化,又可以感受新时代祖国蒸蒸日上、繁荣昌盛的恢宏景象。通过亲身体会和调查,增强对祖国历史文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内生情感。大力繁荣校园文化,着重彰显中华文化标志性元素。以展示中华文化魅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主题,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活动,以优秀作品鼓舞人、引导人。

注重学生社会实践参与,综合提升文化认同教育效果。认同教育不仅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习进阶的持续提升和核心素养的全面生成,还要强调如学校、家庭、社会等各种影响人的发展的各实践客体要素之间的和谐互动,以学生发展实践导向探索文化认同教育深入发展的根本路向。因此,为了综合提升文化认同教育实效,学生发展素养培育还要重点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有效性,持续把握学科核心素养的辅助强化作用,充分挖掘各学科与核心素养、文化认同之间的内在关联,促进学科之间的课程整合与互融,在凸显学科各自特色和价值的同时,实现文化认同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另外,还要充分运用先进技术手段,优化文化认同教育载体和媒介,重点加强“互联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平台建设,组织开展种类多元、丰富多彩的优秀网络文化教育活动。鼓励和支持开展校史、院史、学科史和人物史的挖掘、整理和研究等,不断激发学生的社会参与感和获得感,助力探索学生学习中华文化、领悟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文化的有效路径。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党委学工部;华侨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