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党史文化蕴含丰富思政元素
◇李东华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内敛、最深沉的精神力量,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影响非常深远。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如此辉煌的成就,离不开党在百年奋斗中创造的党史文化。党史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一种文化体系,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中的价值取向和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从这个角度讲,如何将党史文化的传承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抓住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党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内在一致性,是灵魂和载体的关系,是引导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汲取奋进力量的重要方法。大力弘扬党史文化是增强文化自信、引导新时代青年价值观塑造的重要补给与支持,而课程思政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已然成为重要的突破口。党史文化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政元素能够成为课程思政中主流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为新时代党史文化与课程思政的互促互融提供了基本遵循。
党史文化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展的基本内涵。党史文化具有鲜明的政治导向性,与课程思政的实施理念具有一致性。《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专业课教学要有效承载主流意识形态引导的价值理念,实现知识和价值的统一。党史文化在百年革命实践中锤炼而成,是党的价值理念和奋斗目标的集体意识,其独特的思想内涵和创造性巩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具有极强的政治属性。因此,党史文化作为思政元素的重要载体和推动课程思政提质增效的内驱动力,有助于引导大学生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不断在内化和深化中形成强大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同时确保专业课教学具有正确的政治导向。
党史文化契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认识和把握历史前进的基本规律,是共产党人理论指导实践的有力武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的方针原则和实践要求。从党史文化的研究中正确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可以帮助大学生以辩证思维看待客观问题的复杂性和规律性,提高以联系、发展、矛盾的辩证思维正确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领悟我们党的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在教育教学中,课程设计要以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为导向,鼓励学生主动运用党的基本理论指导实践,在党史学习中升华知识内涵。
党史文化与课程思政互促互融的实施路径。以协同育人模式,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有机整体。党史文化和课程思政二者能够兼收并蓄、互学互补,授课知识越丰富,思政内容越有深度。一方面,党史文化在不断的发展和实践中积累而成,具有历史经验性,这就要求课程思政在实现知识的传授和价值的引导时要把握内在规律,以整体与个体、量变与质变的辩证思维方式科学构建顶层设计,为动态性调整和系统性规划提供实践规范。另一方面,针对专业课教学内容零散性、衔接性、进阶性的问题,全面梳理党史文化素材的切入点,解决整体性要求和个性化需求有机结合的问题,以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促进二者形成基因式的融合,防止出现融入不到位或力度过硬的现象,以达到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
突出教师主体作用,推动显性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意识和教学把控力是推动党史文化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展的神经中枢。教师自身要对党史文化、马克思主义原理等内容进行深层次、跨领域、多维度的认识和理解。一方面,教师要从历史和政治的高度构建“大格局”,不断提升主观能动性和育人能力,找准教学定位、讲出思政特色,切实增强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引导他们自觉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另一方面,要科学运用党史文化中的榜样案例、精神要义来感染学生,使党史文化成为激励大学生为理想努力奋斗的思想之基。课程思政融入了党史文化的价值意蕴,二者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达到了内容和形式、共性和个性的相统一,实现了价值引领的最优化和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精准把握内在联系,强化党史文化融入的有效性。当代大学生容易在多元化社会中迷失自我,文化载体在推动大学生价值观的选择、整合、内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和强化作用。课程思政作为一种隐性教学,重在产生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政治认同。教学的实践证明,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比单一性的传授方式更能提高思想和情感的触动。一方面,党史文化题材丰富,可以充分利用校园主阵地、多媒体网络等载体的资源优势,将其蕴含的思政元素用大学生感兴趣的形式融入校园空间、课堂教学,营造深厚的党史文化气息。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实践类、宣讲类、文学艺术类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进行有效衔接,有助于解决教师“一言堂”“说教式”等传统教学方式带来的弊端,增强课堂针对性和吸引力,让学生在感悟式的体验性环境中汲取知识和形塑价值观。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