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A04
本版标题
  • 何干之:
    中共党史学科重要奠基者

  • 小传

  • 小传

  • 小传

  • 小传

  • 小传

· ·

何干之:
中共党史学科重要奠基者

◇孙力杰  王楚天

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分析和研究中国的实际问题,得出基本规律,再把中国丰富的革命实践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和教训进行系统的理论总结与升华,这是实践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新民主主义理论是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经验的系统总结,是毛泽东思想重要组成部分。何干之在阐释新民主主义理论和毛泽东思想方面,具有独特的心得。他“在研究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培养党的理论、教育干部方面献出了毕生精力,作出了很多贡献”,被称为“中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和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家”,对于中共党史学科的创建和发展也作出重要贡献。

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

1919年,何干之考取广州广雅书院,后转入岭南大学附中。1923年,因无力支付学费,辍学回乡,担任昌明小学校长。1925年,革命的浪潮已经席卷广州,何干之深受共产党人的感染,如饥似渴地阅读《向导》《新青年》等革命书籍。当时,他不再迷恋梁启超、胡适,开始广泛阅读陈独秀、李大钊的时事评论文章,初步接受马克思主义。1926年,他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中山大学,在校大量阅读革命书籍。大革命失败后,何干之回到家乡创办秋明书店,出售进步书籍,从事革命宣传工作。1929年,他前往日本,先后就读于早稻田大学和明治大学。在日本期间,何干之密切关注日本社会思潮的动向,比较直观地感受日本政治、社会、文化的运作机制和实时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