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法善治乡村振兴的重要课题
◇张旭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乡村建设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全面依法治国,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农村居民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主体,其法治素养的提升,对于促进乡村良法善治氛围的生成,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良法善治保障乡村振兴,既是加快乡村社会治理法治化进程的客观要求,也是新时代建设法治中国的重大课题。
价值审视,深刻把握新时代农村居民法治素养提升的内在意蕴。首先,提升农村居民法治素养有利于增强农村居民的法治自觉。在国家持续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背景下,我国农村居民的法治意识获得了很大提升,但是受家庭收入、教育水平、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居民的法治意识存在诸多不足。培育农村居民的法治素养,能有效增强农村居民在思想和行动上对法律的认同和遵循,强化其尊法、守法意识。其次,提升农村居民的法治素养有利于维护乡村的和谐与稳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农村居民间的利益关系更为多元和复杂。法治素养的提升,能够引导农村居民在现实生活中以法治视角分析和处理问题,防止矛盾激化,进而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进而完善基层矛盾防范化解机制,促进社会稳定。最后,提升农村居民的法治素养有助于推动全面依法治国的实现。乡村是依法治国的重要领域,提升农村居民的法治素养,能够有效拓展依法治国的覆盖面,夯实全面依法治国的基层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