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闽派翻译家与船政文化
◇杨玲
纵观福建历代人才,以宋为盛,近代亦颇可观。他们的长成与众多因素有关,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条件,以及地理与家庭环境的影响,但起主导作用的是教育。回到更悠久的历史脉络看,“闽派”这个概念早已有之。南宋时期中国文化中心完成了南移,南方学风日渐兴盛,从南宋到元、明,盛行于江、浙、赣、闽地区。南宋时代学风的分布,在我国南方自西而东形成五大学风盛地,即四川的蜀学、湖南的湘学、江西的陆学、浙江的浙学和福建的闽学。北宋晚期至明清,以地域命名的区域文学流派十分兴盛,福建在其中也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如元至明初闽诗派、明代晚期的闽派,清至近代“同光体”闽派等。闽派翻译、闽派批评或闽派诗学有其传统渊源和历史基础。“闽派”是一个与地域直接相关的概念,但闽派”绝不能局限于地域。1899年,林旭、张铁君等人发起,联合福建的旅京人士在北京的福建会馆成立“闽学会”,讲求变法,挽救危亡,致力于爱国维新运动。1904年,闽县(今福州)人林长民等福建留日学生创设了翻译团体“闽学会”,翻译出版《闽学会丛书》。在中国近代史上,闽派翻译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文化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