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涵和当代启示
◇张啸尘
劳动价值论旨在揭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为从物与物的关系背后揭示人与人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劳动价值论运思精妙,逻辑层层推进,意义不断深化,充分体现了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合理内核”的深刻把握和灵活运用,闪烁着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光芒。
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内涵
可以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看作一个理论集群,其重要论述包括: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价值质和量的规定性及其变化规律、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及其作用等。
商品是劳动价值论运思路线的起点,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商品是用来交换、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使用价值即商品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物质关系,既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也是所有劳动产品的共通性。一个物品如果根本无用,或虽然有用但并非劳动产品,或虽是劳动产品但并不用来交换,那么该物就不是商品。商品生产者的根本关切不在使用价值而在使用价值所承担的交换价值,即使用价值之间互相交换的比例或量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