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属与无归属:翻译、迁移和流离失所》
◇玛丽·雅各布斯/著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将于5月出版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英语文学荣誉退休教授玛丽·雅各布斯(Mary Jacobus)的新书《归属与无归属:翻译、迁移和流离失所》。该书探索了翻译、迁移和流离失所作为创作主题给文学和艺术作品带来的影响。
雅各布斯在新书中考察了小说家、诗人、摄影师和电影制作者以何种方式修改着有关语言、身份和放逐的叙事。通过解读文本和图片,她回答了“自我定位为‘外人’(outside)或与‘外人’感同身受,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
雅各布斯将分散于不同时间和空间的线索编织起来,探究了古罗马诗人奥维德被流放的经历,美国女诗人伊丽莎白·毕肖普(Elizabeth Bishop)在加拿大新斯科舍省的幼年时光和旅居巴西的15年,德国哲学家、文化评论家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在柏林度过的童年。雅各布斯阅读和审视了这些作家和艺术家的作品,还试图找到他们的思索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她聚焦于人的转变和位置改变、分离的创伤、旅途和归途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