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成“科学+诗歌”跨学科合作
◇本报记者 王悠然
英国爱丁堡市纳皮尔大学学习与教学提升系副教授、英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级研究员萨姆·伊林沃思(Sam Illingworth)4月13日在美国非营利开放存取出版平台“公共科学图书馆”官方博客“公共科学图书馆·科学传播”发表文章,介绍了以诗歌作为科学传播媒介的创新性研究。他的新书《通过诗歌传播科学》2022年3月由施普林格·自然集团(Springer Nature)出版。本报记者围绕该书主题采访了伊林沃思。
科学传播是多向度活动
伊林沃思认为,提到科学传播,人们首先想到的大多是由专业人士向非专业人士介绍科学发现、普及科学常识的单向传播。事实上,科学传播是多向度的,普通人也可以通过与科学家交流互动,为拓展科学边界、运用科学解决实际问题贡献自己的知识、技能和经验。
澳大利亚学者将科学传播分为四个类型:职业型,即科学家之间交流知识;差额型,即知识从科学家流向普通公众,以填补后者的知识不足;咨询型,即科学家与普通公众双向交流知识,以及知识从普通公众流向科学家;商议型,与咨询型相似,但更具民主协商性,知识交流的主体地位平等,科学知识与地方性知识相互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