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夯实国家文化安全教育
◇贾宁
经过四十多年改革开放,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文化影响力逐步扩大。一些西方国家从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科技领域不断打压中国,文化渗透花样百出。处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交织演进的历史时期,中国国家文化安全形势严峻而复杂。
文化安全教育的紧迫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安全是一个国家文化处于相对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并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文化安全是国家以文化为根基赖以健康发展和持久生存的基因。它以国民文化自信为根基,以文化自豪为表征,体现为国民对文化的高度认同、极强的民族凝聚力、浓厚的文化意识。维护中华文化安全旨在发展中华民族精神、价值观念和信仰追求。
外语类院校承担着传播中外文明、弘扬中华文明和为国家培育外语人才的历史使命。外语类院校培养的人才肩负着运用外语开展跨文化交际、服务“一带一路”方案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神圣职责。为此,外语人才必须具有中华文化安全意识和能力。不可否认,外语类院校学生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外语语言和文化学习之中,难免存在辨识外来文化内隐价值观能力欠缺等问题,容易产生模仿外来文化之行为。如果这些学子得不到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势必盲目崇拜外来文化,淡化和远离中华文化。面对这种潜在风险,外语类院校有必要通过开展通识教育夯实学子们的中华文化安全教育根基,教授他们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
文化安全教育路径
通识教育通过给学生传授专业以外的多学科知识促进学生认知自我、社会和自然,进而培育学生人文和科学精神。文化是人类认知自身、社会和自然的产物。中华文化是通识教育的核心内容。外语院校外语专业过去偏向于对学生外语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对中华文化的系统化教育。面对当前国内外发展新形势,外语院校夯实中华文化安全教育尤为重要。这一重任无疑需要通识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来承担。
开展中华文化安全活动通识教育要遵循目标性、比较性、语境性和关联性原则。目标性要求中华文化安全教育要引导外语学子系统学习中外文化知识,感悟中华文化内涵,提升中华文化自信,学会中华文化安全维护方法。比较性要求中华文化安全教育要让学子们通过对比中外文化异同,认知中华文化在人类文化体系中的地位,滋生中华文化自豪感,进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语境性要求中华文化安全教育要避免空洞说教,以历史上和当代中国最能彰显中华优秀文化价值观的人和事作为典型案例,通过深度剖析和科学解读,助力学子们深度感悟中华文化治世智慧和力量,引导学子们钟情中华文化。
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血与火的磨难,铸就了坚不可摧的文化基因,深深植根于中华土壤,逐步浸入中国人心扉,指导中国人行动。如,远在宋代,张载提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成为后来中国读书人报效国家的座右铭,成为政治家治国理政的座右铭;当下,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心系人民、向险而行,赢得共和国功勋人物之美誉。教育者应从这些文化素材中,提炼中华文化世界观和处世观等。关联性要求中华文化安全教育要有效融合中华文化安全认知与行动,达成知行合一。“知”为“行”奠基,“行”将“知”外化,知行动态交融。
创新文化安全教育
通识教育开展中华安全教育活动还要创新教育方法。第一,以显性文化认知为基础,强化隐性文化理解。文化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文化,如建筑物、艺术品、服饰等,看得见,易理解;隐性文化,如价值观、思想、思维方式等,不可见,抽象难懂。有学者认为,中华文化教育还停留在显性层面,需要隐性化,因为隐性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影响国人和国家行动。
第二,按照大学生学习方式,以多模态形式呈现文化教育内容。当代大学生处在智能化学习环境下,学习方式被深深烙上智能化印记。教育者可以联合艺术机构和文化企业,综合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合作开发以中华文化安全教育为主题的动漫、绘画、歌曲、影视作品,为学习者提供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各种媒体信息于一体的多媒体文化资源,多样化呈现中华文化,促进隐性文化可视化,对接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审美情趣,增强学生学习的时尚性和参与性。
第三,整合校内外教育活动,促进文化认知和文化保护动态关联。教育活动是中华文化安全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学生感知、理解、整合、内化文化教育资源,提升中华文化安全意识和行动力的主要途径。教育者可以借助校园环境,通过课内传授文化知识、课外开展中外学术研讨等形式,帮助学生深度认知中华文化安全知识。还可以引导学生们参与和有效融入由政府、企业或者民间团体组织的文化外宣活动,掌握文化安全维护方法,促进文化知识向文化维护有效转化。
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维护中华文化安全,外语学子重任在肩。夯实中华文化安全教育,通识教育义不容辞。
(本文系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公共突发事件下高校危机管理效能提升策略研究”(2020P03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师范学院·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