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引领科学精神培养
◇邱建国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外语院校学生需要承担起历史和时代赋予他们的神圣职责。外语院校学生学习了丰富的外语专业知识,应秉承良好的科学精神,能指导所学专业,提升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为推动实现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学精神是一种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的精神。它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其最基本的特点是理性批判,实事求是,勇于探索,开拓创新。它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和价值,在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科学精神最早由任鸿隽提出,他在《科学精神论》中指出:“科学精神者何?求真理是已。”梁启超曾在《科学精神与东西方文化》的演讲中提出:有系统之真知识,叫作科学,可以教人求得有系统之真知识的方法,叫作科学精神。”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科学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大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修养。然而,大学生科学精神的缺失,引发了当下大学校园的一系列乱象,例如论文抄袭,科研成果造假,学习没有主观能动性,不会触类旁通,不会举一反三,动手实践能力差,对科学学习没有探索精神,对创新缺乏兴趣,对学习新知识提不起精神,遇到困难就知难而退等,因此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势在必行。
通识教育中应增强外语院校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通识教育是教育的一种,这种教育的目的是在现代化、多元化的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通识教育通过给学生传播专业知识以外的多学科知识,促进学生认识自我、社会和自然,以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目前,我国外语类学生缺乏科学精神的培养。第一,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上要加大科学精神的体现。因为通识教育是一种观念、一种思想,有了正确的思想体系引导,通识教育的实施才有本可依。而有的高校注重知识的传授、文化的传播,忽视了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开设通识教育课程需要构建科学通识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加大科学精神的体现。尤其是根据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更新,将新兴学科、新型技术甚至新热点问题纳入其中。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在广泛涉猎知识、熟悉和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紧跟时代发展,了解社会发展趋势,从而为自身良好发展提供动力。
第二,在通识课程的开设中,要大力提升高校教师科学的教学方法,加强科学精神的培养。现阶段,我国高校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而很少关注素质教育、能力培养。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需要大力改变自身的教学方法,利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和思维导图的方法,学会概括总结,将知识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让学生学会创新,在实践中成长,培养科学精神。例如,高校教师需要举办一些校园科学实践活动,邀请各个专业当中的精英人士来开展知识讲座。立足国际视野,让大学生把自己所学外语类专业知识与其他专业技术融合,做到学科交叉、技术融合、产教结合,从而提高创新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第三,在通识教育中立足课程思政,提升科学精神。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在培育科学精神方面,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首先要体现出科学的思维,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看待事物。尤其面对当前社会和国际意识形态的影响,需要各门课程相互融合,顶住压力,自觉抵制外来意识形态的侵蚀,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教书育人。高校培养的人才要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翁,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才。
在当今这个全球化大发展的时代,外语院校的学生要充分利用通识教育的平台,发挥外语优势,加强科学精神的培养,提升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从而为促进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国际化大舞台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通识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