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A08

加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

◇蒋积伟  龙淑桦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各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有力应对了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切实维护了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但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自然界的“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依然要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为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

坚持预防为主。从“管理”到“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型是关键。关于自然灾害的预防问题,并不是一个新话题。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虽在逐步提升,但仍需不断加强。随着物质基础的积累和救灾环境的改善,人们可能会产生这样一种观点,即认为现在物质条件好,灾害的风险自然比较低,从而影响到防灾意识的树立和提高。雄厚的物质条件是自然灾害防治的重要基础,但难以从根本上彻底消除自然灾害。同样,现代科学技术可以降低自然灾害的发生概率,减轻自然灾害的破坏程度,但也难以完全规避自然灾害。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中,应切实树立防范意识,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