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A08

构建社会公平正义话语体系

◇郑立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强调“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将社会公平正义作为重要的价值追求,具有深远的世界意义。然而,“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只有通过不断推进话语体系建设,才能切实解决“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努力推动社会公平正义话语创新,不断探索构建社会公平正义话语体系,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回应人民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关切,提升社会公平正义话语的影响力、感召力、辐射力和穿透力,提升我国社会公平正义的国际话语权。

汲取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智慧。马克思恩格斯虽没有直接对公平正义范畴进行专门论述,但其社会主义理论就是真正的“正义论”,创造了一个经典的公平正义话语系统。如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异化劳动、剩余价值等,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不公平的经济根源——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我国社会公平正义话语实际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科学智慧的实践展开,遵循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站在为全人类谋解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高度,积极构建社会公平正义话语体系。一是以“两个划分”“两个归结”理论为基石,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旨归。二是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坚持共建共享,“广泛汇聚民智,最大激发民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生动局面”,将人民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主体力量。三是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正确处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进程中的各种关系,把握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的全局性、整体性和系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