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诗歌︾ 英译本的创新性互文特征
◇石春让
20世纪70年代初,英国企鹅出版公司组织人力编写有关东方文化的书籍。知名汉学家罗宾逊(G.W. Robinson)被选中,选编翻译了《王维诗歌》一书。该译本由7部分构成,依次为:王维简介、译者简介、前言、参考书目、简介、正文、附录。该书出版后受到好评,多次再版(1973年、1992年、2001年、2015年)。但是,它每次再版都维持着原貌,页数和内容皆没有变化,只是更换封面,各版次封面都是使用中国古代山水画。罗宾逊翻译的《王维诗歌》之所以有独特魅力,受到读者欢迎,主要原因就是它具有创新性的互文特征。“互文性”这个概念由法国符号学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在其《符号学》一书中提出,“任何作品的本文都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任何本文都是其他本文的吸收和转化”。她认为,每一个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镜子,不同文本相互参照,彼此牵连,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网络,这个网络向读者提供文本的信息。
专业研究成果与
公共知识的互文
《王维诗歌》英译本有个副标题,即“翻译与介绍”Translated with An Introduction),作者通过标题清晰地表明,他实际上是在自己对王维诗歌研究的基础上,向普通读者介绍王维的诗歌。要把自己的专业研究成果介绍给普通读者,就要找到一个适当的方法。罗宾逊的方法是简练地介绍专业知识,把普通读者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说清楚,并说得津津有味、妙趣横生。他在简介部分对王维诗歌的特质作了高度概括,如王维在诗歌方面取得的独特成就——许多诗歌充满佛教中的禅味。为了让读者清晰理解禅味,罗宾逊没有解释这个术语,而是用轻松的笔调写道:王维虔诚地信奉佛教,他的诗歌弥漫着佛教的清静无为思想;王维的诗歌描述自然,描述田园风光;不论他的诗歌表面上能否打动我们,但是他的诗歌都是诗人对自然的独特认知,他观察到的自然不是客体的,也不是审美的,因为他自己已成为自然的一部分。罗宾逊还指出,王维的诗歌与西方读者熟悉的玄学诗和自然派诗歌有很多共同点。
罗宾逊目标明确、方法得当地向普通读者介绍与王维诗歌相关的专业研究成果,将西方普通读者的公共知识紧密地联结起来。这有利于西方普通读者了解王维诗歌的本质特征。
权威观点与公共认知的互文
罗宾逊在翻译王维诗歌时,对一些诗歌本身或诗歌中的典故进行注释。注释时,多处引用戴维·霍克斯David Hawkes)和亚瑟·威利(Arthur Waley)等人的研究成果。霍克斯和威利是西方知名的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专家,其翻译作品在西方有一定知名度,引用这些权威观点,能唤起普通读者的共鸣。
在翻译《酬张少府》这首诗时,译者对诗歌的最后一句“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中的“渔歌”作了注释——渔歌出自《楚辞》,讲屈原被逐放,游走于江边,向渔父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足。”也就是说,一个人不管环境怎样变化都要保持自己清白的节操。这个注释有三方面的特征:一是注释信息完整精准。该注释告诉读者,诗人借助“渔夫”这个典故表达了伟大抱负不能实现的矛盾苦闷心情,也表达了自己对天地间的大道理有所领悟,已经能超然物外的心情。二是注释方法简明扼要。这个注释对《楚辞·渔父歌》原文进行删减重写,把最精彩的部分呈现给读者,但是重写时还是包含多种表达句式,如直接引语,这样使注释显得通俗有趣,也很有说服力。三是注释提供检索信息。在这个注释最后,引导读者去看参考文献中所列的霍克斯作品第90—91页内容。而参考文献中可以找到霍克斯1959年在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名著《楚辞》。这样,译者搭建了权威观点与公共认知之间的桥梁。权威观点具有深刻的特征,普通读者不再感觉权威观点是高不可攀的,而是可以让公众了解和赏析的。也就是说,译者成功地把中国典籍中的核心信息通俗地展现在普通读者面前。
文本内分支文本的互文
整个诗集中,不同篇章自成为一个独立的分支文本,这些分支文本之间的注释互有联系,互有说明。如第75页《山居秋暝》一诗译文的注释是see note p.47。当读者返回第47页,看到的是《送别》一诗的译文,诗后的注释是:这首诗第二联与第75页诗的最后一联都来源于《楚辞·招隐士》,读者还可参阅霍克斯的译文。随后附上霍克斯的译文,并说明这两句在霍克斯书中的页码。实际上,《送别》一诗的第二联是“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山居秋暝》一诗的最后一联是“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两首诗都是源于《楚辞·招隐士》中“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的句意。这样的文本内分支文本之间的互文性可以帮助读者相互参考,加深印象。中国古典诗歌中富含典故是一个鲜明的特征,这些典故对西方读者而言很难理解,也很陌生。译者这种互文性解释,犹如提示符,只要相关,就提示读者去前面或后面的篇章中查找。读者在多次查找阅读后,能够清楚地理解典故,并对其加深理解。
文本内不同分支文本的互文在不同篇章形成了相互映衬的网络,有助于读者快速查阅相关信息,也有助于加深对相关注释信息的印象。这样的互文提示,实际上既节省篇幅,也引导读者对照阅读不同的诗歌,体会其中的典故信息,获得意想不到、令人惊喜的文本信息。
不同体裁文本之间的互文
译者特地选编了两篇附录。附录一是王维写给挚友的信,真诚地表露了自己的思想——人生态度渐趋消极、佛教信仰的日益虔诚,热衷于欣赏自然景观、思考佛家寂灭思想、体悟宇宙人生妙谛。附录二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方面,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一篇思想内涵深刻、内容生动有趣的小小说,其思想正好与王维思想有一致性——追求美好生活,不满现实生活,只好隐逸山林、逃避现实。另一方面,《桃花源记》是西方汉学家曾经译介过的中国古典名篇,能唤起一些读者的记忆。两个不同体裁的附录与正文中的诗歌体裁完全不同,可以让读者从不同的参照物更深刻地理解王维的思想和诗歌的本质,也可以帮助读者在阅读充满陌生感的中国古典诗歌过程中得到适当放松。
这两篇附录看似不搭配,但实际上与《王维诗歌》的主题有关联性,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奇特而不寻常的互文性文本。这种不同体裁的文本共存在一本书中,对中国读者而言是奇特而不寻常的,对外国读者而言则是非常有趣且有益的,能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王维诗歌的本质特征。
多模态文本之间的互文
译者还精心设计,创造性地制作出不同模态的文本。这些不同模态的文本也使读者对王维诗歌有新颖的理解。该书的封面和封底就形成了独具韵味的多模态文本之间的互文,为该书增添了巨大光彩。如1973年出版的封底有一段文字,先概括说明王维诗歌的主要特征:描写田园风光,揭示禅味,随后特别向读者提示说,封面是一幅大英博物馆收藏的17世纪的中国画,这幅画描述了王维在辋川隐居地的情景。英国人去大英博物馆参观是很寻常的事,他们对大英博物馆有不一般的情感。译者把封面和封底的多元文本与大英博物馆联系起来,一下子拉近了读者与王维诗歌的距离。
(本文系全国科技名词委科研项目“中国术语翻译理论史稿”(YB2020001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