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推动中华文明探源研究走向深入
◇陈相龙 王迪
中华文明起源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之际,充分挖掘文物与文化遗产承载的信息,多学科、多角度、全方位开展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是“十四五”期间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入阐释远古先民创造和积淀的文明成就和文化基因、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必然要求。
为了落实“十四五”期间国家科技部有关部署安排,多学科、多角度、全方位推动中华文明探源研究走向深入,进一步阐释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动因与机制等相关问题,科技部与国家文物局经多方征求专家意见、凝练项目任务,于2022年5月发布“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文化科技与现代服务业”2022年度有关文明探源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南,通过公开征集、专家评审、答辩后择优支持的方式,于2023年初对11个研究团队提交的项目书进行了立项。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作为牵头单位,承担了两项2022年度重点专项项目,即“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1000年中华文明早期发展关键阶段核心聚落综合研究”和“中国北方旱作农业起源、形成与发展研究”。2023年3月4日,两个项目的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咨询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