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欧大陆两端的青铜文明
◇毕经纬 周洵
面积相近的中国与欧洲,分别位于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并在青铜时代孕育出各自的青铜文明。前者奠定了东亚文明的根基,后者则成为西方文明的直接源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对两地青铜文明进行对比分析,是把握东西方古代文明以及人类文明多样性的重要课题。
时空格局
公元前2000年前后,甘肃齐家、西城驿、四坝以及陕西石峁、山西陶寺、河南王城岗和新砦等地出现了一定数量的青铜制品。这说明中国北方与中原已迈入青铜时代的门槛。约500年以后,以长江中游为中心的南方地区在中原青铜文明的影响下进入青铜时代。至此,中原、北方、南方青铜文明三线并行的格局基本形成,并一直持续到青铜时代结束。
中国北方青铜文明以青铜武器、工具、装饰品为主,在器物类别及铸造工艺上与亚欧草原没有本质区别,属于亚欧草原青铜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原地区则形成了以容器为核心的青铜文明,这一文明形态不见于中国之外的青铜文明。南方青铜文明与中原地区相近,只是在青铜器的组合、形制、纹饰以及埋藏情境等细节方面有一些自身的特点,属于中原青铜文明的次生类型。三地青铜文明的交流主要发生在中原与北方、中原与南方之间,而北方与南方的交流尤其是直接交流则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