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A05

文化心理学的能动性理论研究新进展

◇同雪莉

21世纪以来,随着国际心理学界爆发的两次“认知革命”和一场“文化革命”,许多研究者开始关注文化对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内在影响问题。伴随着理论与方法的持续创新,以文化动因为中介的能动性理论主张日益受到学术界重视,也促成了文化心理学的发展新趋势。

文化动因的中介能动性理论

近年来,文化不仅被视为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外在变量,而且成为内嵌于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重要元素,文化心理学也为人们认识及解决人类社会存在的问题贡献了诸多智慧。然而,由于文化这一概念本身含义的复杂多样性,其常常被看作一种动态的开放系统,而且处在不断创新、发展和变化之中,这为文化心理学的研究带来了诸多挑战。

为了科学理解文化的本质,探索文化建设的心理机制、社会机制和实践路径,目前已涌现出了“文化主客观论”“文化基因论”与“文化动因论”等理论。齐默尔在《论个性与社会形态》一书中提出,文化的形成是人类有目的地建构客体使用的结果,需要主体与客体有目标导向和有意象地交织在一起,个体是在主观文化和客观文化的对立统一中发展起来的,个体需要在与他人保持一般性心理距离的同时,不断努力以消除这种距离。需要区分主观文化和客观文化之间的冲突关系。客观文化指处于精细化、发展和完善状态中的事物,这种状态使个体心灵得以自我实现,或是指个体或集体在加强自身存在的过程中需要越过的路径。而主观文化则是对已得到经验发展的度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