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诗歌中的伦理意蕴
◇邓立
尽管王阳明的诗歌在传统诗学中并不显著,甚至其对辞章的价值还存在某种程度的“偏见”,但他始终没有远离诗教传统和诗歌创作。阳明在文艺领域可谓天赋异禀,诗歌创作亦是特色鲜明。其弟子钱德洪在《刻文录叙说》中说,先生“少之时,驰骋于辞章”。阳明以诗歌“言志”,在生活经历、生命感知及思想建构、价值追寻中表达其特定的良知学诉求。以良知凸显他对“事事物物”的情怀,以诗歌赞颂自然、表达心境,两者互动并进、深度融合。值得寻味的是,由阳明的诗歌可窥见一个儒者特有的创作风格:诗性哲理及其丰富的伦理意蕴。
熔铸家国情怀与诗学品格
“家国”是中国传统社会人伦道德的基本场域,家国情怀则为儒家伦理的重要特质。阳明诗歌中的家国情怀,既可以表征为宏大的圣人志向,也可以是个体人格所展现出的儒者气象。以“言志”为重要创作导向的阳明诗歌,其理想在于:一者,以诗言志;二者,以圣人之道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