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语言基因:孰先孰后
◇叶狂
语言与基因的关系研究,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生成语法创始人乔姆斯基(N. Chomsky)于1957年出版《句法结构》,掀起了一场语言学革命。他认为,儿童生来就有一个语言获得装置,是一种生物天赋。之后,囿于当时的生物学研究条件还无法实证,人们因而更多地关注该理论在语言、心理、认知等领域的影响。
21世纪初,国际顶级科技期刊《自然》发表了牛津大学三位学者的一项合作研究,研究发现FOXP2基因与人类的喉部口部运动直接相关。临床上,该基因的突变会导致发声和言语困难,伴随着语言和语法受损。这是学界发现的第一例与语言直接相关的基因。次年,自然》又发表德国学者埃纳德(W.Enard)领衔的研究,进一步发现FOXP2的两个氨基酸变体只有人类才有,大猩猩和其他灵长类动物都没有。语言是现代人类的重要标志,FOXP2因而与现代人的出现直接相关。自此,生物学界迎来了语言基因研究热潮。虽然也有修正或质疑,但FOXP2与语言的紧密关系得到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