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A04
本版标题
  • 乌班图:国家建构与非洲团结的精神基础

  • 三维视角下网络空间的国际治理博弈

  •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
    紧密合作

  • 中国的发展惠及世界

  • 中国道路
    值得发展中国家借鉴

  • 三维视角下网络空间的国际治理博弈

· ·

乌班图:国家建构与非洲团结的精神基础

◇李安山

2015年,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在北京大学演讲时表示:“我知道,孔子的《论语》中有一种说法:礼之用,和为贵。在非洲,我们同样也有一句谚语:和谐,万事皆成。从这些典故中我们可以看出,和谐是人类永恒不变的追求,但是往往被人类对金钱和权力的渴望左右。”这种和谐共生的人生哲学,正是乌班图的精神所在。

乌班图精神的两重性与普适性

乌班图(Ubuntu)的原意是“我在因我们在,我们在故我在”,是恩古尼人形容人性或美德的词汇。这种伦理价值观强调,个体的存在建立在集体或社会的存在之上,个人与集体是一种共存关系。“我思故我在”是西方人对个人存在的理解,个人主义是其思想基础;“我们在故我在”是非洲人对个人存在的理解,集体主义是其思想基础。

乌班图的这种“共生性”是其关键理念。乌班图精神包含两层意思:人道待人,即对别人仁慈;天下共享,即和谐共同体,两方面互为表里。人处于集体之内,他人的健全是共同体存在的标志。因此,大方、平和、谦卑、平等、尊重他人是人的优秀品质,平等和谐是乌班图的精髓。乌班图的另一层意思是,人之为人,是因为他存在于集体之中,个人的人格在与众人的关系之中体现,大家平等相待,即是其存在的价值。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平等与和谐的哲学理念在口头表达或谚语中非常明显。例如,“所有人都是上帝的孩子,没有谁是地球的孩子”,这表明人类相互平等的意识,即个人生活在集体之中。“一只手不能将重物举到头顶”,这说明了集体的力量。用浅显语言表达深奥哲理的谚语既是人们的生存之道,也是高度浓缩的道德训诫。这种社会经验和民间智慧的积累成为非洲人的行为准则和精神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