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往开来发展中国民俗学派
◇本报记者 段丹洁
“中国的民俗学研究要从本民族文化的具体情况出发,进行符合民族民俗文化特点的学科理论与方法论的建设。”中国民俗学家钟敬文提出的建立民俗学的中国学派,时至今日仍有重大现实意义。3月18—19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与中国文联共同主办的钟敬文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会暨钟敬文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国内外民俗学、民间文学、民俗文化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从多角度探讨了钟敬文的学术思想、实践体系,及其对构建中国特色民俗学的重要意义。
开创具有
中国特色的民俗学
钟敬文毕生致力于民族民间文化研究和保护工作,是我国民间文学、民俗学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一生笔耕不辍,为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俗学、民间文学理论建设和学科建设作出了贡献。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表示,钟敬文先生终其一生走在为民族民间文化“发采扬辉”的道路上,致力于中国民俗学学科人才培养,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乃至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研究和保护培育了骨干力量。在以文化自信自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今天,我们要加强民俗学、民间文学等文化传承创新学科群建设,积极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发挥其时代价值。
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屹表示,钟敬文先生率先提出民间文艺学建设的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提出民间文艺为大众服务的重要思想,将学术研究的价值追求上升到民族解放、民族复兴的高度。当下,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治学从艺的血脉根基。坚持民间文艺的人民性思想,保持对民间文艺事业的热情,积极抢救保护民间文化遗产,建构民间文艺学的中国学派,为建设新时代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而奋斗。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表示,钟敬文先生是一位把挖掘弘扬民间文化的价值和内蕴、颂扬人民的文化创造才能作为一生的追求,矢志不渝,履践着、体现着自我生命价值的“人民学者”。这种坚韧不拔的治学态度、诲人不倦的治学精神、无私奉献的思想境界,永远激励着后辈学者。
以民俗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
中国民俗学是基于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发展的。每个民族的民俗研究,都具有基于其地域及民族等因素形成的学科个性,这些个性又共同构成了一国民俗学的共性。钟敬文先生提出的建立“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的理论主张,明确中国民俗学区别于其他国家民俗学发展的特点与性质,对于建立中国民俗学派意义重大。
中国是多民族国家,中国的民俗学是多民族国家的民俗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朝戈金提出,面对各民族民众以惊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发展出的民间文化,从历史、文化、政治等多维度出发,继续从口头传统入手,依然是实践“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的有效路径。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林继富认为,以多民族民俗文化为研究对象的民俗学应观照不同民族民俗的差异,说明其文化意义。这样不仅有助于促进各民族的彼此尊重,还能提升中国民俗学研究的质量与整体水平。
钟敬文先生将民俗学纳入民俗文化的范畴,拓展了民俗学的研究领域,深度剖析了民俗文化的民族凝聚力。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院教授敖其表示,要对民俗文化的民族凝聚力进行专题调查,在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多种类型的活动专题研讨,通过建立民俗博物馆和突出综合性博物馆中的民俗实物展示等具体措施,增强民俗文化的民族凝聚力。
开拓世界性民俗学学术视野
钟敬文在日本期间,始终保持着与国内民俗学界的联系,向国内介绍民间文学、民俗学理论,有力地推进了中外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学术交流。日本神奈川大学校长小熊诚回顾了自己与钟敬文先生的学术交流经历。他表示,钟敬文先生长期从事中日民俗学学术与教育交流事业,为中日友好作出了卓越贡献,对于跨文化研究具有不可低估的学术价值。希望日中学界进一步加强合作,继承和发扬钟敬文先生的学术思想,深化两国民俗学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董晓萍表示,钟敬文先生创建和坚持的学说作为一种整体性的中国学问,因其对中国现代社会文化改革的信念与实践,以及面向世界一切优秀文化的开放意识,与中国式现代化理念高度契合。
钟敬文晚年的重要论述,为中国新一代民俗学者指明了应具备的中华文明主体意识和文明互鉴的视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刘铁梁表示,民俗学者要通过开展对日常生活深刻变革的调查研究,发挥中国民俗学的积极作用,在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建设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奋斗历程中作出应有贡献。
“民乐民谣尽国珍,穷搜深讨费精神。吾侪肩负千秋业,无愧前人庇后人。”如钟敬文所期望的,中国的民俗学派正在传承与创新中焕发蓬勃生机,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贡献力量,在世界民俗学研究中彰显中国民俗学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