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Y04版:院内专刊4

小月河浮世绘

◇桑逢康(文学所)

北京西北有一条从海淀区延伸至朝阳区的绿化带,由元大都土城遗址及小月河组成。我的家曾两次与它毗邻,一次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直到如今。

八百多年前,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继承汗位,改国号为元,并在金中都(古蓟州)的东北郊外大兴土木,筑造新都,费时18年建成,史书称之为元大都。明清两朝大体上沿袭元大都城市建制,只是将中心区域略向东南方向迁移,因而大都西北一带逐渐荒废,只有一些残留的城墙夯土犹存。小月河原本是元大都西北一侧的护城河,古代城池外侧往往建有壕沟,大一些的叫护城河,在旧小说中经常可以读到为防敌军进攻“把吊桥高高挂起”的说法。

1957年,北京市人民政府鉴于土城乃是研究北京城市变迁的重要实迹,将其定为第一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又正式批准建园。2003年配合奥运景观建设,本着“以人为本,以绿为体,以水为线,以史为魂,平灾结合”的宗旨,进行了大规模整体改造。正如著名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特为之撰写的碑文中所说“随着首都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残存的土城在结合城壕浚治的同时,又进一步开辟为市内公园,复因故迹稍加修建。旧碑之外,又增新刻,用追溯往事,略见世代传说的渊源,这就为广大人民群众又提供了一处富有历史意味的休憩场所,并使古代遗迹,重放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