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A04
本版标题
  • 从塑造到破坏美国的国际规则战略调整

  • “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话语迷思

  • “基于规则”是美西方的话语陷阱

· ·

“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话语迷思

◇张志洲

近年来,“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在一些多边国际场合,特别是美国阐述其对中国、俄罗斯等国外交政策时,经常被作为一种立场而提出。这反映出国际规则与国际秩序之间存在一种未被充分揭示的深层关系。虽然“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一语最早由发展中国家提出,并被寄予了对国际秩序能更多体现公平公正的期望,但后来却多被西方采用并转变为其掌握主导权的一种话语和外交政策指向。当前,国际秩序正处在转型之中,各主要大国和国际政治力量对于国际秩序转型的认识和表达出现竞争态势,“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正是体现了西方在国际秩序转型中争夺国际话语权的意图。正因如此,中国及更多发展中国家应该警惕其中所包含的话语陷阱。

国际秩序的构成与规则基础

“国际秩序”是外交和国际关系领域的一个常用词,但通常情况下人们并不探究其含义。历史上典型的国际秩序有1815年的维也纳秩序、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凡尔赛—华盛顿秩序、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冷战秩序等,它们是同一时期内的国际体系的核心部分。冷战时期的国际秩序具有两极结构、两种制度竞争和两大阵营的集团式对抗等特征,“冷战后”时期的国际秩序则与之有诸多不同,呈现出“无序”和“松散”的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冷战后”的国际秩序是从冷战秩序瓦解到新的国际秩序构建完成之间的一个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