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俗共赏译古诗
◇严晓江
古诗根植于中华文化基因,是对外讲好中国传统文化故事的重要窗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古诗具有跨越时空的价值,如何使其在当代语境下焕发时代活力,实现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转变,雅俗共赏的译介至关重要。
译者作为文化摆渡人,需要树立雅正风尚和经典意识,发挥翻译的价值引领作用。当前,人们尤其需要古典诗情的陶冶和浸润,更好地展现民族风貌,提升民族素养,涵养民族精神。译者应以高雅品位进行价值判断,注重选译那些具有艺术魅力并且承载中华文化价值观的作品,引导海外读者尊崇经典、学习经典、理解经典,逐步形成对中华文化精神的认同感。
以许渊冲为代表的中国翻译家胸怀家国情和文化梦,他们的古诗英译体现出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深沉的历史使命感。这是重构经典的过程,也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实践。此外,由国家层面组织实施的包括古诗在内的系统翻译工程,更加有助于坚守中国立场,客观构建中国的国家形象。本土译者更应彰显主体身份,秉承“立高标”的文学传统,以主旋律的译介展现中华传统美德和哲理智慧,传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