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经济学视角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
◇吴滨(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阐明新质生产力这一重大原创性概念内涵、本质要求、重要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些重要论述创造性继承、创新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开启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新篇章,为新征程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质生产力代表了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新认识,内涵极为丰富,涉及众多学科。技术经济学是研究技术发展规律、技术与经济互动关系的学科。立足技术经济学视角,从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属性、变革属性、效率属性和价值属性理解新质生产力,有助于科学准确把握其内涵,推动新时期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科学技术生产力属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过程。在人类发展早期,技术以实践经验为主,被“隐藏”在生产要素之中,并未形成独立的体系,发展缓慢,缺乏足够的显性特征。现代科学使技术快速发展,引发了产业革命,生产力得到空前提高,科学技术的作用充分显现。马克思对此进行了生动描述:“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每一次重大科技的突破都使生产力产生深刻变化,人们切实感受到科技的变革作用,对科技生产力属性的认识提升到新高度。目前,科技发展进入了新的变革阶段,带有颠覆性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生产力正在出现质的飞跃。新质生产力是新时期生产力跃迁的具体质态,是对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规律的高度概括。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人类形成了丰富的科技体系,不同类型的科技在生产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其中,前沿科技具有引领变革的作用,例如蒸汽机的发明实现了大型机械化生产,电力技术的应用开创了“电气时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人类带入“信息时代”。进入新时期,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新能源等前沿科技领域加速发展,成为引领变革的重要力量。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的先进生产力,前沿科技是其关键要素。在弥补科技短板的同时,加快前沿科技布局,加大对原创技术、颠覆性技术的支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