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A02
本版标题
  • 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 【图片新闻】“薪火相传 筑梦航天——新时代成就主题雕塑展”在京举办

  • 数字技术赋能思政课教学改革新实践

  • 引导人工智能产业健康发展

  • 推动近代汉字词一体化研究

  • 公共外交研究助力民心相通

  • 名师领读推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

  • 知识组织助力韧性信息系统建立

  • 推动教育强国建设

  • 青岛社区治理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成立

  • 【图片新闻】“薪火相传 筑梦航天——新时代成就主题雕塑展”在京举办

· ·

公共外交研究助力民心相通

本报讯 (记者班晓悦)3月19日,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在京主办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文化根基研讨会暨《民心相通的中国实践》新书发布会。

公共外交的重要性在于可以有效推进民心相通。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王义桅表示,民心相通服务于构造新的底层逻辑和全球政治生态,是一种全球性现象,且是解决人类问题的关键。中华文化的独特价值在促进全球民心相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新时代方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钟新认为,公共外交的核心应超越单一国家视角,探索具有全球共识的价值和利益,同时应注重国别研究。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周庆安表示,公共外交应超越传统的竞合概念,探索更深入的国际文化和文明交流。公共外交是跨学科研究的范畴,需要加强新闻传播和国际关系领域的深度合作。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呼吁,建立一个共享式的线上数据库,为中国的国际传播提供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胡正荣认为,在国际传播中找到共同点、共通点、共情点和共鸣点,可以更好促进民心相通,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张清敏表示,讲好中国故事的方式比内容更为重要,真正的民心相通应超越单向的信息传播,注重理解和沟通的双向性。外交学院副院长孙吉胜建议,通过实际案例和灵活多样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更有效地促进各国相互理解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