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A02
本版标题
  • 经典阐释学拓展文化资源创新空间

  • 【图片新闻】
    “惟日与月—明万历文物专题展”在武汉博物馆开展

  • 北周武帝基因研究显示民族融合证据

  • 激励青年教师讲好思政课

  • 推动苏港创新合作迈上新台阶

  • 广西运河研究院成立

  • 提升区域国别研究能力

  • 为世界电子商务教育展示中国方案

  • 以文学史形式为工人阶级立传

  • 思考数字时代人的数字生存

  • 跨区域推进革命文物规划保护

  • 【图片新闻】
    “惟日与月—明万历文物专题展”在武汉博物馆开展

· ·

思考数字时代人的数字生存

本报讯  (记者明海英)3月23日,第五届马克思主义符号学论坛“数字化与人工智能的符号学与哲学思考”学术研讨会在湖南农业大学举行。

湖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张立表示,符号化、数字化的中介使人类能够逐渐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建立起复杂的虚拟社会、网络社会,人类社会呈现出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的分化。人类不仅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同时也以符号的形式生存在虚拟社会中。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姜华从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视角出发,探讨了数字时代人的异化的扬弃及数字化时代克服人的异化问题的实践路径等问题。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赵士发表示,人在本质上不仅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也是社会关系性的社会存在物,还是有意义的符号存在物。随着数字技术与脑机接口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符号的复制、编码与传播越来越便利,每个人的意义也将随着符号编码被继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