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A05

积极主动推进数字乡村治理

◇董辉  王丽红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快和美乡村建设、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和善治水平的重要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日益渗透到社会发展各领域,引发社会治理的深刻变革,乡村治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数字技术为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效路径。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数字乡村治理,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各基层政府加快数字乡村治理新模式的探索与创新实践,取得了显著效果。与此同时,当前数字乡村治理领域仍面临一些问题和困境,制约和影响着乡村治理效能,需要探索相应的行动路向,提升治理效能,助力乡村高质量发展,推进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

数字乡村治理的现实境遇

当前,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一定发展,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产业发展、交通条件等因素影响,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乃至发达地区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程度相比仍存在一些差距。一方面,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客观上限制了数字技术在乡村治理中的广泛应用,对乡村治理效率和效能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限制了乡村建设的发展。特别是受地形、资金、技术等因素限制,数字平台维护成本偏高,数字信息更新速度相对缓慢,影响了乡村数据采集、管理、共享、应用的效率。城乡之间、村域之间数字化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影响了国家数字治理的整体进程。另一方面,乡村人才与技术支撑相对薄弱。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返乡就业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等人才留驻意愿不强。但在现代乡村,数据分析人员的技术门槛要求较高,部分基层工作人员对数字技术应用认知模糊,同时缺乏高效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设备,加上数字治理平台不够完善,比如收集到的涉农数据较为分散、标准不一,不能及时识别低效数据。以上这些因素,都让乡村治理缺乏科学充分的数据支撑,阻碍数字乡村治理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