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A07
本版标题
  • 文化视角下的国际关系研究特点与动态

  • 心理文化学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价值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国际关系理论创新

  • 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创新的文化路径

· ·

心理文化学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价值

◇游国龙

心理文化学是在心理人类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问,它结合了心理与文化的视角和方法,特别关注文明社会的比较研究,力图将中华文明的经验融入现代社会科学。学术界应重视心理文化学在未来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应用价值,进一步拓展其理论视角,促进跨文化理解,推动非西方国家的理论创新和全球学术界的多元化发展。

心理文化学

对西方社会科学的解构

心理文化学的前身可追溯至20世纪20—30年代的文化与人格学派,其概念由美国华裔学者许烺光提出,后由中国学者尚会鹏丰富发展为国际关系研究的理论工具。

心理文化学的一个重要研究特点是整体性比较研究,它选择了中国、美国、印度和日本作为比较对象,旨在打破“西方中心主义”误区。西方学者经常以西方文明经验作为“普世标准”来批评其他文明。心理文化学则认为,西方的心理学研究主要基于“西方、受教育、工业化、富有、民主”样本,其结论并不能代表全人类。这一发现挑战了长期以来将西方文明经验视为高标准的学者,也从另一个侧面凸显了心理文化学强调比较研究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