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A03

数字技术赋能公共考古学新发展

◇本报记者  王俊美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公共考古学正经历着一场变革。从远程遥感探测到三维数字化重建,从增强现实到虚拟现实,这些技术不仅极大地丰富了考古学家的工具箱,也为公众提供了更加直观和互动式的考古体验。数字技术的应用,使得人们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挖掘和呈现人类文明发展的深层脉络。这种技术赋能不仅推动了考古学研究的深入,也促进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播。本报记者就公共考古学的发展历程、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公共考古领域带来的机遇等问题采访了有关学者。

公共考古强调与公众之间的互动

挪威文化遗产研究所高级顾问马克·奥德海姆(Mark Oldham)表示,20世纪50年代,英国考古学家莫蒂默·惠勒(Mortimer Wheeler)曾提出,考古学家的责任与科学家的责任一样,是接触并打动公众,并在公众的直接理解中塑造自己的话语。20世纪70年代,人们呼吁考古学家“使他们的研究与现代世界相关”,并普遍承认社会价值是“保护政策和实践的明确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一种与伦理、政治和土著权利相关的“参与式考古学”,并成为关注现实世界的公共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公众考古学领域重要期刊《公众考古学》前主编提姆·沙德拉-哈尔(Tim Schadla-Hall)将公共考古学的概念具体化为一个广泛的实践领域,即“任何与公众互动或有可能与公众互动的考古活动领域”,为当前公共考古学的多样性奠定了基础。从21世纪初开始,有学者将公共考古学的形式描述为“既是一种学科实践,也是一种理论立场”,越来越强调考古学与公众之间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