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公共管理
本版标题
  • 多渠道治理抗生素滥用风险

  • 新媒体在乡风文明中的积极作用

  • 农民闲暇生活的优化路径

· ·

新媒体在乡风文明中的积极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乡风文明作为其总要求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进一步指出,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保障,“要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不断提高乡风文明程度,需要找到合适的载体,从而更好地实现对农民精神风貌的提升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和开展移风易俗行动,是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乡风建设存在不足之处

近年来,为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的政策。这不仅推进了农业的现代化,而且提高了农民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未来,在继续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的同时,也需要解决农村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服务供给和需求的匹配度较低,供需存在矛盾。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过程中,一些地方推行了形式多样的文化惠民工程,如农家书屋、电影下乡等。然而,具体的实施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农家书屋对农民缺少足够的吸引力,其配置的图书种类、内容等方面有待改善。另外,电影放映也会出现观众不多的情况。这都反映出当前乡村文明建设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供求结构性失衡。与此同时,供给次序和供给内容与农民的基本需求也存在偏离,目前亟须丰富农民的业余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