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闲暇生活的优化路径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发展,农民的闲暇时间增加。以豫东平原的农村为例,10年前,小麦从收割到储存大约需要两个月的时间。自从农民开始租用联合收割机以来,基本上数个小时即可完成收割,甚至可以现场封存和销售。然而,目前农民一些消遣闲暇的方式,既耗损农民的收入,又损害农民的身心健康,进而不仅影响农村的家庭生产、农业生产,而且不利于农村道德秩序的建立。因此,需要厘清农民闲暇问题背后的结构根源和发生机制,探讨可行的解决方法。这样才能有效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助推乡风文明振兴。
中西部农村闲暇问题突出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集体劳作的消解弱化了农村的集体社会生活。在农业机械化之前,无论是灌溉、播种还是耕地,每个家庭都要与亲戚、邻居尤其是有耕牛或者特殊农业器具的家庭进行互助,形成互助团体。同时,这种农业生产互助会进一步延伸到家庭生产中。随着农业机械化的不断普及,农业生产互助的必要性降低,同时,由其向外延伸的家庭生产互助也随之弱化。农民闲暇生活呈现出去生产性、去乡土性和去集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