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志文献中所见安禄山时期洛阳中都称谓考
墓志文献史料价值的再认识
——基于《李克用墓志》和《王处直墓志》的考察
贾岛︽题李凝幽居︾与︽李凝墓志︾ 中李凝非同一人
重视出土文献 推进河洛文化研究
墓志文献中所见安禄山时期洛阳中都称谓考
◇毛阳光
安史之乱作为结束唐代盛世的一场政治叛乱,对中古历史走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关于这一时期留下的传世文献资料并不多,而且,留存的史料是从唐朝统治者的角度来描述的。20世纪以来,洛阳地区出土了数量较多的墓志,这些墓志为我们认识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政治与社会生态提供了珍贵的一手史料。
笔者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安禄山时期墓志中洛阳中都的表述值得重视。有唐一代,大部分时间是三都,即上都长安、东都洛阳、北都太原。玄宗统治时期,先后称长安为西京,洛阳为东京,太原为北京。安史之乱时,唐朝还出现过五京之制。而在都城建制中称中都的城市极少,且时间短暂。如玄宗开元九年正月,曾改蒲州为河中府,称中都。但在是年七月就罢去蒲州中都的名号。之后的代宗大历年间,元载亦曾再次提议建蒲州为中都,但并未实现。而洛阳尽管政治与战略地位极为重要,但由于其地处长安之东,高宗之后一直称东都、东京,武后时期则称神都,并无中都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