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志文献中所见安禄山时期洛阳中都称谓考
墓志文献史料价值的再认识
——基于《李克用墓志》和《王处直墓志》的考察
贾岛︽题李凝幽居︾与︽李凝墓志︾ 中李凝非同一人
重视出土文献 推进河洛文化研究
贾岛︽题李凝幽居︾与︽李凝墓志︾ 中李凝非同一人
◇高慎涛
贾岛有一首《题李凝幽居》,诗曰:“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此诗因附会成贾岛“冲撞门”事件而家喻户晓。一直以来,大家均不知晓诗题中李凝详指何人,各种诗注亦是笼统地释以韩愈友人。近来《秦晋豫新出墓志搜佚续编》中载有一方西安新出土的《李凝墓志》,有学者将墓志与贾诗中提到的李凝混为一人,并认为李凝幽居即位于墓志所提到的通义坊。事实上,贾岛《题李凝幽居》与《李凝墓志》中李凝并非同一人。
《李凝墓志》误读的原因。首先,《题李凝幽居》这首诗名气甚大,如能对李凝其人进行揭秘,无疑是一项重要发现和颇有意义的事情,所以有些研究者急于发现“新证据”,失却了在解读墓志时应有的审慎。
其次,《题李凝幽居》“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两联,与李凝墓志》中提到的通义坊风物有一定契合之处。志载李凝“咸通七年三月一日殁于通义里之私第”,可见李凝宅第当在通义里,即通义坊。这一推断也得到了其出土家族墓志的印证:民国时期《咸宁长安两县续志》载其从祖父《李推贤墓志》,云“终于上都通义里”;2004年出土其祖姑母《李胜才墓志》,云“复归京都通义里之兴圣寺院,与私第遗咫尺也,朝参暮见,无异居同”。三方墓志相互印证,可知李凝住宅在通义坊无疑。据《唐两京城坊考》卷四记载,唐长安城通义坊位于朱雀门街西第三街,坊西南隅有兴圣寺,原为高宗旧宅,贞观元年舍为寺庙。通义坊遗址已为近年考古所证实,此地水源丰富,是漕渠、清明渠的交汇之处,考古人员在通义坊东西两区共发现了11口水井,最深的甚至有7米,至今仍可见地下水。通义坊有水有寺,与“鸟宿”“僧敲”“过桥”等字眼高度吻合,很容易造成贾岛诗中景色即是志主在通义坊宅第景色的错觉。